我还是在想写些什么,大概我的每次的第一句话都是这句。
这部剧是否每一处都真实,我不肯定。对于电视剧,我也基本向来不去分辨真伪。但这部剧很细腻,每一个人物的喜剧效果恰到好处,略为夸张,但凸显人物性格。我略举几个例子,这部剧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回避,比如:德花将食物嚼碎了喂给孩子,亲自给孩子喂奶。包括王秀娥爱打听,很是有农村饭后闲余的谈话资本。
这里我不想讲这些,但首先还是感谢编剧和导演,让我能够尽可能平和的体会以前,让我能尽可能在嬉笑中知道过去的人或许有着怎样的生活。
这里讲安欣和欧阳毅,张延和刘奕君的表演实在太好,衷心感谢。第一次与德福见面时,欧阳的轻看,故作姿态的优雅的喝酒,吃牛排。读书人的傲气与死劲,为了称号发怒。后来就不再见了啊,觉得这么一个做作的学者。
可是后来就在黑瞎子岛了,原先神采奕奕西装革履的欧阳懿,就这么突然地出现在眼前,以右派的身份。德花去找他时,他在房间里系了系扣子,蓬松发乱的头发,出来时已经整齐一番了。很尴尬吧。都不敢抬头。
再后来见到就是摘掉了帽子,可是这是谁呢?是欧阳懿吗,一副老老实实的样子,走路直挺挺的,神情僵硬,全无往日神采。安杰和亚非去迎接时的姿势,说话的语气,以及表情,真是表演的绝了。
再来就是催人泪下的一段了,“我是谁,我他妈的不叫欧阳,欧阳是谁,我他妈的叫老欧。”欧阳讲脏话了,欧阳叫自己老欧了。“你也嫌弃我了,连你也开始作践我了。我是欧阳懿,我是欧阳懿啊。”
这句话让我很长时间回不过神来,全剧中很多地方都故意绕了过去,即使直接面对,也让德福等人用略显幽默的话语搪塞过去。可是这里推不过去了,终究让人直面了一回。
可是我所讲的关安欣什么事呢?安欣是豪杰,我也不知用什么词形容了。安欣是一介女流,论成分,不论出身。不论此话有多假,但我想抓住这句,终能有脱身的机会。安欣就这么跟着去了。辞了工作,就走了。真厉害,或许皱过眉头,还是自己梳平了它走了。
然后就是安分守己的活着,这大概也不容易。我时常去观察演员张延的眼神,她时常躲闪,在未遭灾前,眼神还是对于小妹的爱护或者爱答不理。之后就成了躲闪,不论安杰去看望她时,或者德花去看望时,或者来帮安杰接生时,或者平反后的酒桌上。
就只是这样。
这部剧的主角是谁?安杰和德福?我并不认同。但我很感谢编剧和导演,让我能够尽量以一种平和的心境去感受之前;感谢他们选择一个小岛来见闻时代,让我能从一个小小的世界中体会,而非广袤国土上的冷暖人情。感谢他们选择安杰和德福这样有能力稍微远离当时的主角,让我不致于在别的无法逃离的人的身上体会血淋淋。
主角是谁呢?安杰和德福,马秀娥和老丁,德华和老丁,葛老师和马政委,以及他们的子女的爱情。
剧中的人物性格真实而不做作。有好人或坏人吗?马秀娥的老是打听让人很烦,可是却帮了安杰接生;马政委一口一个阶级斗争,但最终也算是给了葛老师一个容身之所;安杰是主角,但也为了女儿前程将其心上人尽力调走。剧不该是悲剧,因为他将生活中的幽默与美好奉与你;剧也不该是喜剧,因为它也曾将心爱之物撕裂与你看。所以剧是生活啊。
我一向喜欢美好的甚至无暇的人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傲气风骨,钟情水月。我也愿意人人如此,愿意世界大同,世间美好如我所想。希望众生喜乐,得太平,享安世。我也愿意为此而尽心尽力。可太难了,太不可实现了,太过于理想化而变成废语。
所以我喜欢这部剧啊,不美好,可还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