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孟最近跟我抱怨:“我真是太丧了,定下的计划总是完不成。眼看一年又过去了,感觉自己还是浑浑噩噩,一事无成”。
我挺吃惊。因为在我印象里,小孟一直是个“效率狂人”,平时的分享全是《每天工作四小时》、《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等书中金句,钟爱列To Do List(任务清单)。这样一个鸡血满满的girl,怎么出言如此颓丧?
直到有一次我去她公司,看到她工位的隔断上贴着很多To Do List纸条,个个都写满密密麻麻的小字。凑近一看,从早七点到晚十点,这个“效率狂魔”竟然都给自己列好了精确到分的计划!而那些做完划掉的事项,只占全部的不到3成。
我明白了,小孟之所以会产生受挫的感觉,不是因为她什么也没做,而是她想做的太多。有时,所谓的高效,只是骗人骗己的假象罢了。
那么,到底该如何走出使用任务清单的误区,让它真正发挥作用呢?
1、记住,你不必完成所有任务。
一张任务清单是否完成它的使命,并不在于完成上面的所有任务。任务清单只是提高效率的一个工具,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其实,只要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了最重要的几项任务,任务清单就“死而无憾”了。
认识到这一点,你就再也不必为了清单没完成而感到压力。这时,你的注意力会从“清单完成”转变为“任务完成”。当完成几项重要任务时,你还可以给自己一点小奖励,比如给自己泡一杯热茶,或者翻几页杂志放松。这种小奖励就是在对自己完成任务这一行动进行“正反馈”,小小的成就感不断累积,剩下的任务完成起来就会更加动力十足。
2、按重要性排序是清单的灵魂。
同事C有一个特别好的习惯,就是每天上午十二点前,把一天中最重要、最难做的事情做完。这样,她接下来的时间就会很轻松,常常能额外多做很多事情。
列任务清单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任务。完成的重要任务越多,清单就越有价值。所以,必须把把任务按照重要性排序。根据80/20定律,先解决20%的重要任务,一张任务清单已经成功了80%!
3、任务清单欢迎“随性”的人
也许,像小孟这样,把时间安排精确到分的人不是很多,但是,把一天24小时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大有人在。他们喜爱将任务“确定”下来的安定感和满足感。然而现实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中:突如其来的加班,身体不适,室友的干扰,家人的打断,断网,停电……用一个滴水不漏的任务清单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必将被现实打脸。
日本作家有川真由美在她的书《极简生活:简而美地活》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怀着愉快的心情开始一天的工作,集中注意力,逐一攻破待办事项清单上的项目……就算进度有些落后,也要坦然接受。小小的不愉快,千万不要放在心上,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所以,不妨省去标记任务时间,把任务清单变得“随便”一点。这种随性的态度,才能包容变化,造就一张承认真实世界的清单。
每个人的任务清单,其实也是ta内心的投射。小孟渴望快速提升自己,用一张又一张满满的清单制造努力的幻象,也因此受到失败的刺痛。而有川随性而为,一心关注任务本身,却收获简单高效的生活。
我们常常充满意欲,却懒得将野心纳入现实的维度。手持一把冰剑战斗,在脑海中预演自己的辉煌胜利,却不可避免地成为现实的败将。
2018,从一张任务清单开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