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朋友圈里看到几篇这样的文章,就想来聊聊这件事情。
以建筑学学科为例,大家普遍的抱怨是搞不懂学校教育教了很多理论性的、文化性的东西,比如一个设计要去考虑文化、历史、社会经济、地域文脉等,但是到了工作岗位,发现更多应该考虑的是甲方的想法、规范的满足、规划局的意见等多方面利益的博弈。于是大家发现建筑学5年本科,乃至8年本硕学的东西用不上,觉得理想与现实有极大的撕裂。所以痛苦,所以抱怨。
另一方面,今年过年我小舅和我聊天,谈到现在的大学生,也满是吐槽。站在企业的角度总是希望招进去的应届毕业生马上就能用,还要用的好。企业也不愿意付出培养成本,希望学校能够承担这部分。
所以两难的情况就是毕业生不满意学校教育,企业不满意学校教育。锅都是学校的?
问题一:大家都不满意大学教育,给你一个选择回到高考前,你是否选择不读大学?
今年回家的火车上一个大叔问我:“读那么多书做什么?”我当时的反应是又一个读书无用论?一瞬间愣住了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反问了一句:“大家都觉得读书没有什么用,为什么大家还努力(死气白咧、拼死拼活)地将自己的子女孩子送去念大学?”大叔没有回答我。但是我想大家虽然不太明白,但是还是知道大学是一条捷径,可以让人生路走的更轻松一些。
你会选择不读大学么?
问题二:你对大学学习的期望是什么?学校满足你了么?
工作了大家都开始抱怨学校没有教会你应对工作的技能。换个思路想一下,只是你在那段时间内对技能的极大需求让你忽略了大学还教给你其他和重要的东西。
都讲先成人后成才。大学教育的第一出发点是不是教会你做一个高素质、有梦想、有活力的青年。大学教育也教给你如何爱自己、如何爱他人,让你学会思考、学会拒绝。站在人生几十年的跨度来看,大学四五年的时光带给你的是一生的影响,而不单单是技能。
我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到大学,我看到了更精彩的世界、看到了更广阔的平台、看到了多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身边的不同。大学还告诉了世界上的评价体系不仅仅是金钱。一个人的学术影响力、受学生欢迎程度、网络知名度等都是评价一个人的方式,而不是仅仅只有金钱。我们活着离不开金钱,但是不仅仅是金钱,这是大学教给我的。
非常感谢母校,满足了我一无所知时的所有期望,给了我一双新的眼睛看世界。
问题三: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启子,你怎么能渴望他给你全部呢?
我们都奢望着大学能够教会我们应对工作的所有技能。古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校想用四年时光来影响你一辈子,我们不能苛责他教会所有。
我对中国教育仍然保有善意,就如同我对世界保有善意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