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刘备三人的靠山倒了。半路救了董卓,还不被尊重。气得张飞又要使出自身的看家本领--砍人,幸亏被刘备和关羽劝住了。张飞说,不让我砍人,我这口气消不了。你们想要在董卓帐下效力就在这,我去别的地方上班去了。刘备肯定不同意,当初结拜的时候说好的一生不分离,怎么能变卦呢。最后,三个人连夜去投奔了朱儁。
三人在朱儁的带领下,连续打了两次胜仗。在打第三次战役,三国的又一个英雄孙坚出现了。在这里为止,罗贯中用了两回,把三国未来的三股势力都介绍出场了,分别是蜀汉的刘备,曹魏的曹操,孙吴的孙坚。在文学评价中,大部分文学家和评论家都认为四大名著中,《红楼梦》的水平最高。我却有不同意见,仅举两例。
第一,在写作手法上,三国、水浒比红楼梦和西游更易读。四大名著都是大部头的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涉及人物众多。在人物出场顺序的安排上,三国和水浒都是渐进依次安排,而红楼和西游则经常在一个场景中安排很多人物,让人眼花缭乱,记不清谁是谁。
比如红楼中黛玉见贾母的场景,出场人物多达几十个,不但有主要人物,还有次要人物。好处是省笔,不用再安排其他场景让人物出场。但坏处是,读者根本搞不清人物关系,以至于要想明白后面的情节,需要再去翻前面的人物介绍。水浒就不同,先是介绍刘备,再介绍曹操,再介绍孙坚,一丝不乱,读者看起来就没有困难。这也是为什么看三国的比看红楼的多,而研究红楼的比研究三国的多。因为研究者喜欢经常翻来翻去,三国太简单,就没有意思了。
第二,在写作内容上,水浒、三国和西游比红楼更有吸引力。四大名著中,谚语最多的是三国,说明三国的群众喜爱度和有趣度最高。其次是西游记,神仙鬼怪,听上去很热闹。之后是红楼,富人家的爱情故事,少男少女最喜欢。最后是水浒,主要是武松打虎的英雄故事流传较广,其他的几乎没人知道。
曹雪芹是个心思很细腻的作家,描写人物很详细,每个人长什么样、穿什么、管什么事、说什么话,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写得惟妙惟肖。相比之下,三国就差远了,几乎都是白描,角色脸谱化严重。
但评价一个作品好不好,不应该看作家水平,而应该看作品对读者的影响程度。影响读者的范围越大,时间越长,深度越广,作品就越优秀。从这一点看,影响力最大的三国应该是四大名著中当之无愧的优胜者。而要想写出优秀的作品,一个作家应该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有感情;第二,用故事表达感情;第三,用技巧让读者感受到这种感情。显然,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都做到了。
后记:我认为近代以来的作家,大多都没有达到上面的标准,能做到的可能就是老舍先生和张爱玲女士,尤其是张爱玲女士,绝对是被文学史给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