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道君语:
有时,人生真不如姑苏一秋。
秋天,一定要去一次苏州。因为一入秋,苏州就美成了姑苏。
青天下的杏叶明晃晃的,拙政园的红枫灿烂夺目,平江路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的房子在秋日暖阳的照拂中宛如画中游……
当年宋代诗人吴文英曾感慨道:“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
苏州的秋,是从寒山寺开始的。
当一夜秋风吹响庙楼的古钟,霎时间,片片明黄叶落纷飞,它飞跃寺院,漂浮在古老的运河之上,只为把秋的问候捎给每一个当地人。
你无需靠近,只需等待。就像千年前的某一个夜晚,和诗人张继一起,站在苏州西郊的枫桥上,等待月亮缓缓落下,听着流水滔滔不绝,千年无言的沧桑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中,依稀闪现: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图片|Anrem ©
图片|青简 ©
入秋一夜,姑苏城现。夜半的钟声,把城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器一物统统唤醒,它让每个生命都有了灵魂,散发着昔日的光芒。
苏州,一夜美成了姑苏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若你只愿在烟花三月下江南,那你必定会错过它的妩媚。
在苏州生活的当地人对秋天喜爱是赤裸裸的,就算再忙,也一定会抽出充足的时间去各个园林赏叶观石。
图片|mingcat ©
一入秋,拙政园的景象千变万化。红的枫叶、黄的银杏、绿的芭蕉、飞虹桥上过沧浪亭中坐,避直就曲,一波三折。
拙政园的秋天没有了古人口中的万里悲秋,它多了些温暖婉约,而这一切都来自时间的馈赠。
图片|mingcat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五百年前,官场失意的王献臣辞官回到了故乡苏州,他造此园只为“闹中取静,不出城市而得山林之性,逍遥自得而享闲居之乐。”
取名“拙政”,是选自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的“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yù,卖)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暗喻自己是个拙者。
图片|mingcat ©
图片|方托马斯的旅程 ©
拙政园建成后没几年,王献臣就病死了。其后人把拙政园一分为二,东部卖给了刑部侍郎王心一,剩下的卖给了太子太保、弘文院大学士陈之遴。
后来吴三桂的驸马王永宁进驻,再后来吴三桂举兵反清失败,王永宁惧而先死,拙政园又成了官家之物,日久荒凉......
图片|mingcat ©
图片|tthtt9 ©
沧海桑田,往事并不如烟,现在的拙政园,有点像明朝的“房子”装着清朝的“家具”修了现代的“大门”。
风吹一片叶,人随秋而入,拙政园里依旧人来人往,百年古树郁郁葱葱,斜阳透过太湖石的洞孔,洒落在红枫和黄杏上,仿佛一片炙热的焰火交织着姑苏城的梦。
五百年光阴岁月过去,苏州依旧是那个姑苏。
图片|殷启民 ©
苏州的秋,就像吴侬细语般,软糯香甜缠绕心间。
行过小巷里弄,仿佛是被嗅觉、味觉牵引着。桂花香勾人心魂,小米粒般簇拥在一起,随便走入一家店,桂花糖藕和桂花糖芋艿是姑苏不变的经典。
图片|Michael Hakel ©
图片|xiao_an ©
再走不远,就能真真切切闻见糖炒栗子的香,此时人们正排着队,急不可耐地剥开烫手的栗子,一口咬下,滚烫的幸福让深秋变得热烈。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此时最不能等的,是秋蟹。一年只在此时,蟹黄膏肥。而那一句“不是阳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苏州”也在此时绕梁入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深秋了,此时再吃上一碗苏州扣肉,香油浸染,肥美而足,小抿一口苏州吴酒,只叹人生在世,谁不图个自在喝酒吃肉的生活?
秋意浓,食欲浓,回忆也浓。
姑苏的秋,不仅有这世间的温情,还有着生活最高的诗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时光荏苒,姑苏城犹在,寒山寺的钟声犹响,拙政园的枫叶杏黄美了五百年。
李白说:“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 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而要我说,冬天就要来了,而你,还不快来姑苏城里住一住。
图片|合格注水猪肉 ©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