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纠缠于一场经济纠纷中,再加上广东的太阳甚是毒辣,出门在外的心情异常烦躁不安。纵观自己的“古往今来”,一条铁铮铮的汉子日渐憔悴,锈迹斑驳。显而易见的善良常常是惨遭毒手。坚不可摧的意志被彻夜的敲打,难以安然入眠,灵魂深处在一觉醒来之后总能听见自己凄厉厉的哀嚎。还要面对接下来的生活,难道非要我“无毒不丈夫”吗?
人们常说“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意思是说:要成就大事业的人必须是手段毒辣,技高一筹。
在我国的文化氛围中,往往会把众多的名人名言当成指导自己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不二准则。几千年传下来,被误解的古语举不胜举。如果是只有手段毒辣技高一筹才能成就大事业,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断定那些首富们都不是什么好人了!显然不可以这么说。
“无毒不丈夫”在元代用例很多,单用的有如刘致《上高监司尧民歌》:“法则有准使民服,期于无刑佐皇图,说与当途,无毒不丈夫,为如如把平生误。”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你不辩贤愚,无毒不丈夫。”而加上前一句就不一样了,它可不同于“量小非君子”。元.马致远《汉宫秋》一折:“教他苦受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元·关汉卿《望江亭》杂剧第二折:“便好道‘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王枢密上云:‘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文中所说的是“恨小非君子”并非是“量小非君子”。切记原句: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意思是不恨人的不配作一个君子,心慈手软,不忍心的终究做不了大丈夫。
儒家认为,谦谦君子应该“温良恭俭让”,应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产生这样的反叛儒家道德准则的俗语是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思想文化基础的,元代平民社会中应是具有这种基础的,因此“无毒不丈夫”才得以生存并被广泛使用。如此说来,理解当下社会广泛流传的“无毒不丈夫”,是不是也正在体现着当下社会的思想文化呢?值得深思!
说到此处,想起钱文忠教授的一个视频广为流传。他说几个大学生在孔子故乡曲阜发现了一百多个逃儿村,什么是逃儿村?因为儿女虐待、不赡养老人等原因,许多老人逃出来,在村子之间的空地搭建帐篷形成的村。这话听来挺玄乎,不至于吧!那么小的地方!更何况是被称为“东方圣城”的孔子故里。
不知道钱教授是居安思危还是杞人忧天,未雨绸缪。一个人满嘴跑火车、造谣一定是不对的,生活在信息时代,全国各地的生活状况没有完全尽收眼底,知其一还是有的。话说回来,“逃儿村”或多或少是的确存在的,很多老人过的日子和子女却有千差万别,新闻报道已经屡见不鲜。
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无毒不丈夫”之为日渐猖獗,是不是当下社会思想文化出了问题?才让我等苟延残喘的背负着淳朴善良寸步难行!
经久流传,“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讹变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在仁赫于90年代自己主编的《俗语典故精选》所见后者。初中生都应该看得明白,这句话的意义完全不一样了。但仔细揣摩会发现不妥,这种解释看似合情合理,其实严重违反了汉语对偶句的平仄规律。
随着人们思想文化的变化,善意的将“毒”通过同音替换的方式被曲解为“度”,为了与“度”对偶,“恨”被换作“量”,“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就讹变了“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但是由于“无毒不丈夫”的生命力旺盛,成了行凶作恶的野心家、阴谋家的思想行为“理论根据”,以此作为他们下毒手的信条。不断地流传民间的这一俗语“度”始终没能将“毒”替换掉,就变成了流传至今的“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应该有肚量,有志气有作为的人应该心狠手辣。严格的说,这是一句古今语的结合句。
一位哲人曾说过:思想是万物之因,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在这场经济纠纷中,一个姓熊,一个名中有虎。这都是食肉家族中的佼佼者,且还生性到不吃死的,我能指望它们什么行为?接二连三的善举吗?不会的,他们事业飞黄腰缠万贯,习惯接二连三的撕咬于他人。
我像一只奔跑的麋鹿一样,但性格里却无懦弱可言,只是习惯了奔跑,视奔跑为健康的观念在驱使,思想越来越谦让于人。别说“无毒不丈夫”了,就是“无度不丈夫”都难做到,“无善不丈夫”还差不多。在件件善举终遭恶噬的生活中,奔跑在荒野才是快乐的。
随着“无毒不丈夫”的行为盛行在需要日益增长利益的人群中,我夜以继日坚定不移的生活在生物链的逃避区,不求尘世的俗利,避免一切的攻击。偶然会面对一下残酷突如其来的屠戮,深深地知道:如若不被蚕食,就要强健身体,矫健步伐。虽有“恨小非君子”偶来作祟,但想想“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便内心安稳起来。同为人类,有人非要做畜生,就 由着它们去吧!我仅能以只言片语相劝,无法束阻它们的身躯、爪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