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选择的时候,选什么,怎么选?每个人的依据都是不同的。有的人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来选择,有的人会根据“自己的直觉”来选择。有的人会根据“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得出的客观结论”来进行选择。 假如你要去商场买一套西装,面对以下几种情况,你会怎么选? A:通过比较衣服的颜色、设计、质地,然后凭自己的感觉进行选择。
B:从固定的设计(品牌)中去挑选。
C:通过店员的推荐去选择。
人作为情感动物,在做出判断、采取行动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受到潜意识、固有观念、成见等因素的影响。
比如,当问到“乘飞机或汽车哪个更危险”时,回答“飞机”的人会更多。这是因为,一旦发生坠机事故,就会有“几百名死难者”这类新闻报道出来。但是,从实际的事故统计数据来看,乘汽车发生事故的概率要比乘飞机发生事故的概率高很多。
所以,针对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分析:
选A的人:属于“信赖自己感觉型”。这样的人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也不在乎流行与否,只选择自己中意的物品。
选B的人:属于“顽固型”。
选C的人:属于“大众型”。
但是,当我们面对从未使用过的商品时,我们又会如何选择呢?
如果现在有六种差别不大的商品可供你选择,其中有一半是你在电视广告中听说过的。通常情况下,与闻所未闻的商品相比,大部分的人会选择那些“自己听说过的商品”。为什么会这样呢?
人类的大脑拥有“将接受到的信息与现有的知识进行调配、整合、强化”的功能,因此,产生了“可以买=优质商品=有信用”的观念。
而电视广告,每天循环往复地播放相同的内容,会让对我们产生强化印象、增强记忆的效果。最后的结果就是,当我们面对从来没有使用过的商品时,就会选择那些“自己听说过的商品”。
美国心理学家赛安斯通过实验也证明了“接触次数与好感度”是有关联的。即人在面对外界不断施加的“刺激”时,会有一种对“刺激”本身产生好感的倾向。赛安斯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纯粹接触效应”。
跟报纸、杂志广告相比,电视广告诉诸“影像(视觉)”与“声音(听觉)”,对人的影响力更强,更容易给受众留下印象。从小孩到大人,每一个观看广告的人,既享受了愉悦的视听盛宴,也接受了还接受了海量的商品宣传信息。当报纸、杂志广告和电视广告同时呈现时,电视广告的“即时性”就会体现出来。
在电视广告中,当红演员、人气体育选手、流行歌手等通常会与最畅销的热门商品一齐出现。这就是商家为了提升商品给受众留下的印象指数,而有意将“好感度与熟悉度”捆绑在一起的典型销售策略。
受众一旦将对名人的好感与某商品结合起来,那么,他对商品的好感度将会自然上升。比如,在化妆广告中,如果有漂亮女演员出现,受众就会产生“如果使用了这款化妆品,自己就会跟漂亮女演员看起来一样”的感受,从而心甘情愿地为这款化妆品掏腰包。
一流的推销员经常将这个原理用在销售当中。因为一次性谈成的合作很少。所以他们会通过定期拜访、发放宣传彩页与商品目录等多种方式,实施以“多次接触”为前提的营销策略。接触过后,“略胜一筹”的一方拿到签约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将滞销的商品定期摆放出来“露个脸”,也是很多推销员都在使用的营销策略。“总是看到,偶尔买一次也是可以的……”因为这个原因购买商品的人大有人在。虽然这种营销策略有点“死缠烂打”的意思,但对顾客而言,这也并不是强买强卖。尽管顾客们只打算买自己相中的物品,但现实中,因为这种策略而埋单的人并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