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轻进人,即异日不轻退人之本;不妄亲人,即异日不妄疏人之本。
带团队的小技巧。
不要轻易招揽人,不要轻易亲近人,可以减少怨念、少树敌人。
今日读书心得:这是大公司的处事哲学,因为人多了,难免有政治,和谁近了,和谁远了,尤其是CEO。各种风声、雨声,就来了。
这里有几个词是要装在身上的,第一个词就是意必固我,语出《论语·子罕第九》“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一生以四绝“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要求自己。摘作者:流云戏水「勿意
我们被他人推理而受到伤害,我们推理他人而伤害他人。
很多人喜欢对自己不了解的他人的事进行判断,但这并没有什么用,反而容易束缚住你的观点,使其失去灵活性。一个故事只有开始和结尾确定,那发挥空间就太大了,人很容易在里面根据自己喜好添油加醋,不断的使用所擅长的思考方式,并屡试不爽。然而这种思考方式只能用在简单直接的想象里,一旦面对复杂的现实就。因为是他人的事,很少会对自己产生影响,所以也觉得自己想的没有什么错,甚至可能觉得挺好的。加上很多其他人其实并不能处理好自己的问题,失误率太高,导致观者就会认为自己想的肯定比这个做的人好,而产生虚幻的自信。
勿必
我们被他人要求必须如此而愤怒,我们要求别人必须如此而被排斥。
在目标路径模式中,重要的是目标,而非达到某个目标而走的路径。世界没有两条成功的是路径是一模一样的,要求必须走一条既定的路径,会因为执迷而看不到有很多路径可以到达目标。伟人和独裁者的差别是,伟人的思维是"应为我必须为了社会,所以我能够拥有权利",独裁者“应为我能够拥有权利,所以我必须为了社会”。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是因为有了对的目标,借鉴好的路径不断探索才达到的。而不是因为有了好的路径经验,所以可以达到目标。以学习为例,当我关注目标时候,明白学习是为了在未来面对不断变化的挑战并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会不断去完善和调整自己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不停充实自己。当我们关注必须时,我们坚信我们必须好好学习,天天学习,不断超越他人,忘了去思考如何学,学什么。
必须是一个将可能性逐渐缩小的选择模式,是对无限可能的限制,一旦选择了必须如此就失去了其他可能的选择。在问题解决模式中,必须是一种解决办法和答案是唯一的思考方式。但情况是变化的,相应的最佳解决方法也在变化,并且总是有更好的办法去应对同样的问题,需要去尝试并优化。
勿固
我们因为他人的固执而着急,他人因为我们的固执而难受。
思维是主要用来解决问题的,为了让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更简单,我们倾向于把办法进行简单归纳并固化,喜欢用常用的方式解决问题。导致了思维有了惯性,但是问题是会不断升级的,由于学习改变成本的存在,固执在解决一定等级的问题时,具有高效的特性,当时看起来还不亏挺舒服。但能力是具有积累效应的,当真正遇到一件让很亏的事情时,才去改变观念提升自己,失去的是之前解决很多问题时候本来可以更快的成本。用 一个受益等式来说明一下吧,最终受益=得到收获-付出精力-问题难度,很多人如果当时改变付出太大导致受益低就会放弃,而且固执很可能。但这个公式是具有时间积累效应的,你的改变付出不止会让当前问题难度值降低,并且会让之后遇到的相关问题难度值也降低,而一旦掌握一个方法之后就不用付出更多精力了。也许改变要付出很多,但改变会带来持续受益。
勿我
我们遇到自我为中心的人会躲避,他人遇到自我为中心的我们会厌恶。
成长是自我界限扩张的过程,我们需要去向他人学习,需要看到他人身上可以学习的地方。人能清晰看到的范围是有限的,一旦太过聚焦于自己就会有很多的知识盲区无法看到。对于别人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借助他人的帮助比自己探索要更为容易。
同一件事情,不同立场不同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当我们小的时候父母要求我们少玩,我们就想多玩会,但当我们长大时,会去要求孩子少玩会,但孩子就想多玩会。一件事发生,得利者倾向于认为是好的,失利者倾向于认为是坏的,而要驾驭好此事,我们就需要修炼客观看待它的能力。
第二个词是无我,
摘「什么是“无我”?这是一个极具中国哲学色彩的概念,
《庄子·齐物论》中就有句话:“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意思是世间的种种情态,都是附着于“我”而生,有“我”这个主体在,就有分别,比如你和我的区别,我和他的区别,一有分别,各种情态便产生了,喜怒哀乐、能言善辩。但庄子说,这种对立概念中的“我”只是“假我”,并非“真我”,所以要破除对立。《庄子·逍遥游》也说过:“至人无己”,“无己”就是“无我”,这是庄子心目中圣人的境界。
这个“无我”的思想被佛家发扬光大了。佛家甚至要将庄子追求的“真我”都要破掉,因为这同样是一个妄想执着。只有彻底“无我”,才能截断生死轮回。
王国维在谈到中国诗词的美学境界的时候,阐发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观点。他在《人间词话》里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而“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这里的“无我之境”已经是一种自然了。
庄子、佛家、王国维都用了“无我”的概念,各自都有生发,但出发点都是处理“物”和“我”的关系。也就是“我”作为一个本体和身边环境、他人,甚至是自我感觉认知之间的关系。」
最后就是要自我杨弃。这里不是简单的发扬好的而抛弃坏的,是在无我和意必固我的这样的成长认识中的一种状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