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了解OOP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以及分析和设计过程;C++编程语言的好处;如何转入C++语言领域的建议。
1.1 抽象的过程
面向对象的思想:允许程序通过添加新的对象类型,而使程序本身能根据问题进行调整。这样当我们读描述解决方案的代码时,也就是在读表达该问题的文字描述。
(1)万物皆对象
(2)程序就是一组对象,对象之间通过发送消息互相通知做什么
(3)每一个对象都有它自己的由其他对象构成的存储区
(4)每一个对象都有一个类型
(5)一个特定类型的所有对象都能接收相同的消息
1.2 对象有一个接口
接口由类型确定。定义了可以向对象发出的请求,满足这种请求的代码实现以及隐藏的数据,就组成了implementation。
1.3 实现的隐藏
访问控制的理由:
1.防止客户程序员插手他们不应当接触的部分;
2.允许库设计者去改变这个类的内部工作方式。
类边界关键字:
public:随后的定义对所有人都可用;
private:除该类型的创建者和该类型的成员函数外,任何人都不能访问这些定义;
protected:与private基本相似,但继承的类可以访问protected成员。
1.4 实现的重用
当创建新类时,程序员应首先考虑组合。我们可以在运行时改变这些成员对象,动态地改变程序的行为。而继承没有这种灵活性。
1.5 继承:重用接口
缺点:如果基类被修改,派生类也会随之改变。
两种方法使派生类区别于基类:
1.直接简单地向派生类添加全新的函数;
2.改变已经存在的基类函数行为:重载。
重载函数:“我正在使用同一个接口函数,但是我希望它为我的新类型做不同的事情”。
1.6 具有多态性的可互换对象
早捆绑(early binding) :编译器会对特定的函数名产生调用,而连接器将这个调用解析为要执行代码的绝对地址。
面向对象语言采用晚捆绑(late binding):当给对象发送消息时,在程序运行时才去确定要执行的代码。编译器保证这个被调用的函数存在,并执行参数和返回值的类型检查。
可以用关键字virtual声明地希望某个函数具有晚捆绑的灵活性。
我们把处理派生类就如同处理其基类型的过程称为 向上类型转换(upcasting)。
1.7 创建和销毁对象
1.为了最大化运行速度,通过将对象放在栈中或静态存储区域中,存储和生命期可以在编写程序时确定;
2.在堆的区域动态创建对象:new & delete。生命期由程序员确定。
1.8 异常处理:应对错误
异常处理(exception handling)将错误处理直接与程序设计语言甚至有时是操作系统联系起来。异常是一个对象,它在出错的地方被抛出,并且被一段用以处理特定类型错误的异常处理代码(exception handler)所接收。
1.9 分析和设计
牢记我们正在努力寻找的是什么?
1.什么是对象?(如何将项目分成多个组成部分?)
2.它们的接口是什么?(需要向每个对象发送什么信息?)
1.9.1 第0阶段:制定计划
1.9.2 第1阶段:我们在做什么
1)谁将使用这个系统?
2)执行者用这个系统做什么?
3)执行者如何用这个系统工作?
4)如果其他人也做这件事,或者同一个执行者有不同的目标,该怎么办?(揭示变化)
5)当使用这个系统时,会发生什么问题?(揭示异常)
1.9.3 第2阶段:我们将如何建立对象
在空白类职责协同(Class-Responsibility-Collaboration,CRC)卡片上描述一个类:
1)类的名字
2)类的职责(它应当做什么)
3)类的协同(它与其他的类有哪些交互)
1.9.3.1对象设计的五个阶段
(1)对象发现
(2)对象装配
(3)系统构造
(4)系统扩充
(5)对象重用
1.9.3.2 对象开发准则
1)让特定问题生成一个类,然后在解决其他问题期间让这个类生长和成熟。
2)记住,发现所需要的类(和他们的接口),是设计系统的主要内容。如果已经有了那些类,这个项目就不困难了。
3)不要强迫自己在一开始就知道每一件事情,应当不断学习。
4)开始编程,让一些部分能够运行,这样就可以证明或否定已生成的设计。不要害怕过程型大杂烩式的代码——类的隔离性可以控制他们。坏的类不会破坏好的类。
5)尽量保持简单。具有明显用途的不太清楚的对象比很复杂的接口好。当需要下决心时,用Occam的Razor方法:选择简单的类,因为简单的类总是好一些。从小的简单的类开始,当我们对它有了较好的理解时再扩展这个类接口,但是很难从一个类中删去元素。
1.9.4 第3阶段:创建核心
1.9.5 第4阶段:迭代用例
1.9.6 第5阶段:进化
1.9.7 计划的回报
1.10 极限编程
1.10.1 先写测试
1)它强制类的接口有清楚的定义
2)能在每次编连软件时运行这些测试
1.10.2 结对编程
1.11 为什么C++会成功
1.12 为向OOP转变而采取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