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的文章里,我提到了焦虑,感叹自己的懈怠与懒惰。
身处校园市场,这两天我休假一回来,逐一沟通了23个学生,都是所带学生团队的负责人,每个人从十分钟到半个多小时不等,发现了颇多问题,而这相反让我感到十分的安心。
正如那句话,知道自己无知的时候,正是我们最聪明的时候。相对的,当我们特别舒适的时候,其实更应该担心危机的形成。
(2)
进入一个行业,从事一份工作,让自己发自心底的热爱,不知不觉一个个机会浮现在眼前。
我自己就是如此,误打误撞,大学期间开始创业,跟大学生打起交道后,就一直做到了现在,说实话,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只因为除了校园这个市场,其它我一概不知,还距离较远。
反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后,感觉越做越有意思,也自认为极有社会意义。
另外,我特别喜欢查理芒格的一句话,当你想要拥有一件事物的时候,先得让自己配的上它。
许多人觉得我工作特别拼,之前自己创业还好理解,挣的都是自己的,但如今在大公司工作,其实混日子的人总有不少,毕竟人多了,偷个懒,公司也难以顾的上,还拼命工作的人实属不多。
今晚,我刚下班离开公司的时候,拍了张照片,一百多人的大办公室,加上我在内,还剩下三个人,都是我直属团队的成员。
我常给团队成员洗脑,让大家多努力,把公司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对待,让大家少了许多闲暇的时光,其实我也不知是否正确。
因为确实身边总有人,并不是特别努力,但不知道怎么就成功了。
(3)
其实,说真的,很多大道理,我们都知晓,比如谦卑、比如自律、比如多读书,但就是自己无法做到。
我思考了许多原因,发现我们真的对于微小变化太不敏感,而“复利”这一伟大效应,则需要时间的日积月累,方能显现出巨大差异。
为什么我比别人工作更努力?在职场里,却依然看到太大的差异,一则是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二则是努力坚持了多久。
有时,我非常遗憾的看到,许多普通大学的学生,在一段时间的一腔热血后,又恢复了生活的原状。
这真的是一个恶性循环,此前就是因为自制力不够,从而进入了普通大学生,结果后来几次挣扎想要改变的时候,稍有起色,又掉回原地,久而久之,改变的心都不会再有。
这几年网上有句话,贫穷限制了想象,其实贫穷限制的更是认知,很多人觉得房价高,我如今在北京,也觉得买房不易,但是面对一些年薪数百万的朋友,真的觉得买房,也不是特别困难。
正如所有的价格,在经济学里的都是供需关系的呈现,既然房价稳定在高位,并且缓慢上涨,说明总有一撮人是能买的起的。
只是我们很多人,不是那一撮人。
而我今天最后想说的,真的是贫穷限制了认知吗?
大量免费的书籍,可供我们提升认知、扩充视野,我们却仍在一边,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我们自己的当下处境限制了认知。
陷于当下,失去未来。
作者孙凌,专注大学生市场,关注创新与创业,每天分享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