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恰逢世界读书日,《人民日报》春风化雨般的推出了一系列的读书类文章,让文化界的大牛,来分析读书的好处,我看了十分激动,因为很多句子用的太美妙。
读书像是饿的人扑上面包之类的比喻早就已经烂大街,但是很多新的寓意,总是藏在我们心里,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通过《人民日报》,引导我们认识到这些好处,引导我们更好的靠近美好的事物----书籍,这亘古不变的通往进步的神秘力量。
今天翻阅了阿米斯的《时间箭》,用类似倒叙的手法描写人生,从坟墓到出生,那我也索性从今天《人民日报》推送的文章倒着分析,希望没有打扰到您。
4月26号 ,一篇名为《登攀书山,寻找精神的原乡》吸引了我的注意,其中的片段让我情不自已的摘抄了下来:
有人说,一个人终其一生是否留下遗憾,要问自己三个问题:一是身后是否留下精神财富,二是是否曾经挑战自己的人生极限,三是是否具有向权威挑战的魄力和能力。而要回答这三个问题,必须通过阅读、通过思考来实现。唯此方能找到我们的生存法则和生命真谛。
今天的文章还援引了明代那个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的土木堡之变力挽狂澜的于谦的文字,来体现读书的重要性,于谦是这样说的: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文章把书卷比作了历史沙漏里不会枯竭的丰满沙粒,是岁月绿洲中盛开不败的百花争艳。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永远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
黄庭坚也对读书有着精辟在见解:
“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语无味。”
我的理解是,聊天也是门学问,段子手不如学问渊博,要想渊博就得多看书。
文章继续分析道:
确然,不读书,无以言;不读书,无以思;不读书,更无以行。阅读,是我们在与祖先对话,在跟心灵对话,在向未来发问。即如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让我们再来看看昨天25号的《人民日报》,有一篇文章叫做《品读经典,聆听高处的声音》。
文章第二段非常精彩,下面我敲打下来和您分享:
阅读经典,如同聆听山巅之城的智者们穿越时空的遥远回想。经典作品代表着人类精神的复杂性,标志着我们共同的先辈们曾经抵达过的精神高度和思想深度。它不仅让人懂得地上有花、天上有星、人有灵魂,还让人懂得,在无穷的远方和无涯的历史中,有许多伟大作家和我们思考过同样的主题,体验过相似的况味。那是一种对人心的理解和体恤,犹如一双越过时空的温暖臂膀,环住一个个困在冰冷湖面上的灵魂。经典作品以锐利的穿透力,让那些只知和现实讨价还价的人们,懂得什么叫对这个世界爱的深沉、情之激越,什么叫做思想的力道和思考的痛感。
这篇文章也分析了现实对于阅读的侵扰,作为现代人,碎片化阅读状态是一个很多大的壁垒。我们看看《人民日报》中这篇《品读经典,聆听高处的声音》是怎么分析的:
然而,在纷纭万状的信息社会,进入经典文本所构成的精神世界是困难的,也是奢侈的。那似乎是一个和我们厕身其间的世界相平行的空间,独立、飘渺而易碎,一个电话或者微信的侵扰,就能迅速把我们拉回现实。古人说,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而现在,对于奔波忙碌的现代人来说,仅仅闭门恐怕是不够的,只有在静谧无声的夜晚,待一天的工作结束,关上手机,才能翻看泛黄的书页,小心翼翼地捕捉来自遥远时空的细弱声响。那个高处的世界并不许诺我们具体的好处,但入得其门,自然会感受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产生一种“只有高贵纯洁的心灵能够感受的欢愉。
我们也许能有类似的感受,却写不出来,而我们和伟大作家的区别就是心里有,笔端无。
24号,人民日报还推送了一篇名为《回归阅读,拓展生活的光谱》的文章。
文章指出,
事有所成。常常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往往是读有所得。阅读有益于吸收知识、锻炼思维、开阔眼界,更能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也正因此,古人有“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的感慨。
文章中用幼时的杨绛做例子,来分析看书的用处。
最后,请允许我用这篇文章中的一段结束今天的文章:
对于热爱读书者,书籍如同亲密的精神伴侣。书海里,由远比眼中更生动的风景。你不必穿越时空,通过《论语》《史记》《资治通鉴》等古代经典,便可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不必舟车劳顿,借助唯美的文字,便可领略“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绚丽、“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渺远;不必远渡重洋,翻阅《哈姆雷特》《红与黑》《老人与海》等西方名著,便可感受山海之外的民情、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泣如诉的情感。书籍,蕴含着神奇的魔力,潜藏着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