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全部观点都是源自个人对影片内容的理解;其次,所有内容均为原创,手工码字。如果觉得有用或与我想法一致。希望能够说出你的想法或给一个赞,非常感谢;最后,如果有幸能被转载,望能够注明出处。
慕名观看了BBC的《发现中国美食之旅》之成都篇。
不得不说,由于BBC的缘故,很大程度是已经先入为主认为片子的质量很好。
但是有时候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分享一下我的观影感受,分为两个点来说:中国美食与纪录片。
先来说中国美食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对美食的追求从来都是与生俱来的。山珍鲍鱼、满汉全席……我们热爱美食,沉浸于美食,吃货大概也就四川人最多。-_-#
我们每天都在做菜,每天都在吃不同的美食,美食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单单只是物质上的享受,更多是一种生活品质的追求、是一种精神上的敬畏。
中国美食可以以美食文化著称。从食材的选择,烹饪时间的长短,火候的掌控……任何一个都是不可或缺重要因素。《发现》这个片子是从英国人的角度来看中国美食。成都篇仅仅将川菜的特点归结与花椒、辣椒与豆瓣。不免有一些片面。
对美食文化的体会也仅仅停留在是否好吃的层面。并没有深入挖掘其意义。
在发现美食的同时,主持人参入了自己的想法,对美食进行第二次“开发”。这也表现出了其“肤浅”的特点,对美食的体会仅仅在表面上。没有涉及到真正的美食文化。以至于我看后对影片很多地方持不同态度。
对比国产的《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同样作为美食纪录片,他从食材的产出、由来、制作工艺以及人的故事来表达中国的美食文化。这样的表现方式明显比《发现》要好很多。这也体现了中国和英国人思考问题的不同方式。
从纪录片来说
纪录片是“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然而作为纪录片来说,我认为《发现》并没有站在一个正确的立场。主持人不断的以引导性话语来表达他对事物的看法,这就失去了纪录片最本质的东西。《发现》的制作方式更接近于一个猎奇的电视节目,就是带着英国人的好奇心来看中国美食。应该不算作纪录片中的良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从来就是一个以美食著称的国家。“美食”对于中国人来说或许有独特的意义,这对于“天府之都”成都来说更甚。然而现在,如何推广我们的美食文化?再说纪录片,如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慢节奏的纪录片如何生存下去?
两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当中国美食遇到纪录片,却产生了不一样的火花。《舌尖》用纪录片的手法展现了传统的中国美食。它用良好的收视率,向市场证明了:
只要内容优秀,国产纪录片还是有市场潜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