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用心看电影”
用心看电影,用心理学看电影,在别人的故事中疗愈自己。
《布拉德的中年危机》是2017年上映的美国电影。与大部分电影有所不同,在此片中,主人公的想法全部通过旁白或画面表现出来,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布拉德是怎么“想”的。与其说是中年危机,不如说是认知危机。
游乐场 or 战场?全看怎么想。
布拉德,四十多岁,在非盈利机构从事自己理想的工作,有一个知足常乐的老婆和即将上大学且可能上哈佛的儿子。
在送儿子去看大学的前一晚他失眠了。躺在床上想到了离职员工说的话,要自己去赚钱从事慈善事业,而不是让别人捐钱。然后拿着手机在夜里刷着美国的“朋友圈”,看到昔日同窗取得的成就,自己虽然知道和别人对比是很愚蠢的一件事,最终还是得出结论“我觉得自己算是失败了”。
认知,又可以称为信息加工过程。当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接收到外界的信息时,头脑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经过解读后,信息会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并影响外在的行为。
布拉德躺在床上想到看到的这些事(外界的信息),经过他的解读后(头脑的加工),他觉得自己失败了(内在心理活动),之后的旅程中他做出了一些不同于日常的事。(外在行为)。
总结起来,整个电影展现给观众的故事就是布拉德的认知怎样影响情绪和行为的。
经过失衡的对比,布拉德认为自己失败了。而无论员工离职还是同窗的发达,都让他觉得自己没有赚大钱是失败的(认知)。觉得自己失败后,他变得沮丧、心不在焉(情绪)。之后他做出了哪些异于往常的行为呢?问老婆她爸妈的房子值多少钱,老人死后会不会把房子留给自己;在机场要把机票换成头等舱,因为是打折网站买的而没成;登机时带着儿子走VIP通道,被告知只有金卡和白金卡才可以,他的银卡不好使。这些都是他之前不曾关注过的,否则老婆不会被问得莫名其妙,有飞行银卡的他也不可能不知道什么样的机票可换头等舱、可走VIP通道。
因为上述行为都没成功,反过来又强化了他之前的结论,自己是失败的。他眼中看到的和感受到的都变得晦暗起来。古稀老人,变得格外刺耳的婴儿的哭声,以及之后路上关注的流浪人、卖艺人。
看着空姐拉上头等舱与经济舱的隔帘,他开始脑补在白宫工作的同学在头等舱享受香槟的样子、另一个同学乘坐自己的私人飞机......然后在手机上刷刷朋友圈。看完之后又得出一个结论:对他的那些同学来说,这个世界不是战场,而是一个游乐场。
在影片的后半段,布拉德逐渐得知真相,原来世界对他的那些同学来说也不仅仅是游乐场,生意蒙受损失,孩子生病......在白宫工作的同学,那个曾让他心痛、妒嫉的同学在儿子朋友、优秀的哈佛女孩的眼中竟有些不堪。在听到这些信息后,他心理平衡了。
他要去跟那个同学共进晚餐前,儿子对布拉德说抱歉,为了自己上学的事他还要跟讨厌的人去吃饭。布拉德轻松地说,不,我喜欢他,都是老同学。
在客观事实未做任何改变的情况下,布拉德觉得自己失败了,又觉得自己还可以,心情由沮丧到轻松,爱这个世界,不爱这个世界,最后又爱这个世界。这些转变完全取决于他的认知,也就是他对接收的信息怎么加工,怎么解释。
这个世界究竟是战场还是游乐场?全看怎么想。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同学的成就让布拉德觉得自己失败了,工作没有可以拿得出来说的东西,心不在焉地陪儿子开始大学之旅。和儿子一起吃饭时还安慰儿子不要被耶鲁、哈佛这些大学的名头吓到,其他大学也挺好之类。在得知儿子很有可能上哈佛时,他一下子振奋了。(认知:儿子上哈佛,缩短甚至拉平了他和那些同学的距离,以下是情绪和行为)
他觉得自己培养了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还是有价值的。他打电话给老婆表示感谢;回到酒店,他甚至和儿子嬉闹起来,像儿子年幼时那样。
所以,当儿子说记错了面试时间时,他去和学校的人吵,说自己的儿子优秀,他们大老远来的,一定要安排面试。让儿子觉得很丢脸。
所以,当儿子再次得到面试机会时,他高兴得发晕。他想象儿子考上了哈佛,给他和妻子买了小岛,像他的同学那样登上了杂志封面。
当他转眼又想到儿子有可能会在电视上奚落自己,想到儿子学的是音乐,也不一定能赚到大钱,也有可能像街头艺人一样不能温饱时,他问儿子:如果你只想在乐队里玩玩音乐,需要哈佛的文凭吗?学费不便宜啊......儿子被问得莫名其妙。
当儿子见到自己仰慕的哈佛教授后,布拉德问儿子觉得怎么样,儿子说觉得教授有些不酷,好像是在讨好自己。布拉德马上否认儿子的感觉,现在不要定义什么是酷,30年后再定义,blablabla......
布拉德以上的想法、行为,出发点都是自己,在没觉得自己失败之前,他甚至都不知道儿子要考哈佛。在觉得自己失败之后,儿子上哈佛对他来说变得至关重要,是他与有成就的同学们唯一能比的地方。所以他拼尽全力地帮儿子找熟人安排面试,想转变儿子对教授的看法......
布拉德对儿子上哈佛的事,每个想法、每个行为都和自己有关,和儿子关系不大。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当我们不能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给自己的建议时,很大可能是和对方有关而和自己无关。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这句话也可以换个角度说,世界是他人的,与自己无关。
找到真正的舞台和观众
儿子的朋友和布拉德一样,大学专业是政治,女孩问布拉德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她。布拉德说,去赚大钱吧。然后和女孩分享了自己被忽视和不被尊重的感觉......当别人倾诉自己内心的感受时,想要听到的无非是安慰、赞同。他想从这个优秀的哈佛女孩、这个对自己有成就的同学不屑一顾的女孩处得到理解。可结果却是,女孩说,你可真幸福,都五十岁的人了,还觉得这个世界是围着你转的...别让我为你难过,相信我,我向你保证,你拥有得足够了。
影片最后,布拉德在酒店呆坐。儿子可能觉察到了他这两天有些不太一样,问他是不是有些神经衰弱。他说,我担心人们看着我,觉得我是个失败者。
儿子跟布拉德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布拉德吵着让学校安排面试的事让他觉得很尴尬。他说,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上了这个学校,学校里的人永远都会记得这件事,我永远都越不过这个坎。但你知道的,没有人会记得,因为每个人都只会想着自己。唯一想着你的人就是我,所以说如果有谁的意见是你需要在意的,那就是我的。
布拉德说,是吗?那你怎么想的?儿子想了想说,我爱你。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都有一个舞台,但有大有小。对于普通人来说,看我们表演的观众数量有限,而我们需要在意观众通常也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那几个人。找到自己的舞台,为真正的观众上演一出好戏。
布拉德的中年危机,不过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认知危机。怎样加工我们获得的信息,决定了我们将会看到怎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