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就要结婚了,总感觉她还是个孩子,转眼竟要成为新娘。
还记得小时侯的她皮肤黝黑,大哥取笑她的手和煤块的颜色差不多,再大一些,喜欢安静的站着,抚摸别人的头发。再长大,就上小学了,成绩不好,作业写的一塌糊涂,汉字笔划顺序颠三倒四,算术题更是错误百出。每次给她讲题,总是乐呵呵的,但就是听不懂,讲到我烦时,她竟问:“小姑,你很喜欢给我讲题吗?”原来她根本不愿听,而是为了让我高兴才装作认真听。当时很担心,这样的一个女孩子,长大升学是无望了,能做什么呢?
哥哥对待孩子,总是不动声色的关注,从不强求,很少听他批评教育,但孩子们都很听话,非常害怕惹他生气,所以小侄女成绩虽差,却并没有挨过多少批评。她就那么无忧无虑的生活着,不自卑,也不气馁,反而性格温和,热心,善良。我读高中时,每次返校,她就跟在我的身边,拿出她的小玩具之类,问我要不要,如果我欣然接受,她会高兴的笑起来,好象是自己得到了礼物。幼时的她象个假小子,不爱穿裙子,天天和一群顽皮孩子玩,打扮的象个丐帮弟子,但是尊老爱幼,亲近爷爷奶奶,照顾小她八岁的弟弟。弟弟还是小宝宝时她抱着、会走路后她带着,不管怎么闹,她都耐心的看护着,所以小侄子长大后,家人经常说:“将来有出息了,一定要对你姐姐好。”
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子,平平淡淡的读过小学,初中,等到升高中时,成绩依然不佳,哥哥交高价学费送她到普通高中接受教育,也就在那个阶段,小侄女开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最朴素的想法就是要脱离农村,过城里人的生活。她开始认真读书,由于基础差,加上悟性不够好,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但她不自暴自弃,依然快快乐乐的上学,力所能及的学习各门功课,终于在高考后被一所专科学校录取。
读大学时依然象个男生,天天运动装束,没有穿过鲜艳的衣服,更没有穿过裙子。她读书的那所学校,所有的学生成绩相当,本来就乐观的没心没肺的小侄女更加开朗,自信,人缘特好,年年都是优秀学生干部,并且在毕业时和同班同学恋爱了。据说那男生形象不错,性格温和,受到同班一些女生青睐,但他却对大大咧咧的小侄女情有独钟。
就这样,毕业两年后,这两情相悦的一对开始谈婚论嫁,马上要喜结连理。
有时回想小侄女的成长过程,颇有感慨,孩子的成长究竟什么更重要呢?
按照当今的教育评价体系,小侄女属于不优秀,不够成才的那一类,但是在成人教育上,我感觉她是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她善良,宽于待人;她乐观,遭遇挫折从不自怜;她明是非,遇到问题能够理智处理。曾经被同学骗到传销组织,不惊不惧,与其斗智斗勇,最终传销人员洗脑不成,将她送走。回到家,我们痛恨的责怪她的同学,小侄女却为其辩驳,认为其也是为了生存,挺不容易,让家人多多谅解。毕业以后,因为就读院校就业情况比较差,女生找工作非常困难,她在不同的单位打零工。工作累,工资低,从不抱怨,不断寻找机会面试,最终与一家非常不错的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上班后,感觉车间工作单调,又频频参加单位内部竞岗招聘,屡试屡败,屡败屡试,终于应聘到生产处,做着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作为教师,我与在校大学生接触甚多,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多,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当今社会一些浮躁、消极思想的冲击,大学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比如自私、虚伪,不易相处,比如消极、孤僻,心理素质极差,这些现象或多或少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当我们过多强调他们的考试成绩时,他们学会的只是书本知识,只是应试技巧,交流沟通的能力过于薄弱,独立承担责任的意识太过淡化。已经成人了,还把自己娇惯的象个孩子,已经毕业了,还没考虑自立、更没意识到要报答父母,最重要的是,心理的脆弱,使他们难以面对一点点的挫折与困难,知难而退,遇挫则失意,甚至轻生。
所以,我会不止一次的追问,小侄女真是差生吗?她真的不成器吗?也许从某种意义上是,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她是胜利者,她健康成长,从身体到心理;自我在不断完善,从品质到情商。相信这些基本素质,会支撑着她生活的越来越好。
祝福你,孩子,你的春天会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