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起因是最近在网上疯传一则学生拍摄的视频,视频中当地一所高校食堂出售的餐饮食品中出现了一个疑似老鼠头的异物。然而,校方和当地监管部门均声称那是鸭脖,不是异物。
这一事件随即引发广泛讨论,被网友戏称为“指鼠为鸭”。
评论人士质疑道,如果真如校方所言为鸭肉,那么为什么上面有毛发和牙齿?这显然是违背常识的。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其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负主要责任。校方作为食堂运营方,有义务查清事实真相,给消费者一个明确的交代。然而,目前校方仅止步于简单否认,并没有进一步的调查和说明。这恰恰体现了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不力和问责不严的现状。
只要相关部门不主动介入调查,校方就可以一意孤行,并用某种说法硬性地决定事实。这必定会损害相关权益方的利益,甚至威胁公共安全。
值得关注的是,本案在舆情层面上已经演变成一种典型的“指鹿为马”现象。通过网络的强大传播力,校方荒谬的说辞和笨拙的处理被反复放大,成为了一出闹剧。
这也是新媒体时代的特点,任何一个小事件都有可能在这种放大镜下成为全民话题。当前言论环境似乎出现窘境,表达意见的人反而成为问题,这显然是一种扭曲的思维逻辑。
长此以往,监管部门将越来越难以体察民间的真实诉求,社会矛盾也将愈演愈烈。
“指鼠为鸭”事件不仅揭示了相关部门履行职责上的迟钝,也反映了言论管控方面的弊端。如果能够查明真相并追究相关责任,必将有警醒作用,增强民众对食品安全领域的信任感,化解社会焦虑。这也应该是各方共同追求的目标。
- End -
法律业务请联系湖南长沙陈伟律师电话:13975892485 推荐阅读
• 生命脆弱,唯有坚强 • 最新借款协议(范本) • 已参保尚未缴费员工就因工死亡,公司赔还是社保赔?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辩护要点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