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朋友圈看到有个微信好友发了一个状态,大意是说谈生意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河南客户,恨不得敬而远之,毕竟河南人都是骗子,偷井盖的。
看了一下我对他的备注,某创业公司CEO。
一笑了之,在评论下面写了傻逼二字,然后把他删了好友。
突然很想写一写地域歧视的问题。
看过两部电影,《分手大师》和《恶棍天使》,两部电影中都有被塑造成骗子的反面角色。
电影中有这样的角色其实并不奇怪,可奇怪在两部剧中所有的角色都是用普通话配音,唯独这个反面角色操着一口不熟练的河南腔。
挺耐人寻味的。好像在剧组的印象中,这样一个角色,本来就应该被定义成一个河南人。
其实不仅仅是电影电视,媒体方面的推波助澜更不容忽视。
如果时常刷一些社会新闻,你总会看到一些标题类似《XX警方破获XX籍诈骗团伙》《XX籍小偷疯狂行窃今日落网》的新闻,那些新闻的评论下面总是千篇一律的骂战。
好像每天行窃诈骗的团伙这么多,只有特定地区来的人需要标注籍贯一样。
如今过了易怒的年纪,很能够理解“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道理,会从人口基数、人口流动、教育水平这些东西去分析地域歧视的原因。
人们在用一种义愤填膺的口气讲一件群体性的坏事的时候,会本能地把自己排除在群体之外,所以籍贯往往会被用以区分群体。
而当一个地区被冠以一种群体性的刻板印象的时候,人们会把这个刻板印象不断强调,以使自己的观点更加适应群体的观点。
这些都可以理解,只是难以理解的是会有媒体人也会有这样的思维性质。
图:电影《分手大师》
我在上学的时候总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同学你是哪里人呀?”
“我是河南的。”
“哦你们那边骗子小偷好多啊。”
我相信其实对方往往不是恶意的,只是他们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刻板印象,而这些刻板印象的形成大多是被灌输的,也许是一部类似《分手大师》的电影,也许是几个小偷落网的新闻,亦或是家里老人家对于几十年前的河南的印象,当然也有可能是确实曾经有的亲身经历。
很多地区都给人这样或那样的刻板印象,有些是中性的,大多数则是一些恶意的评价。
就像人们都对自己的家乡和那里的人有一种不容置疑的亲切,对于那些中伤的语言都难免气气愤。
然而气愤之余,其实都明白,有些歧视并不是空穴来风,对那些不持身守正的家乡人的愤然,尤其在身在外地人们。虽然一些刻板印象太过妖魔化,然而不注意言行却确有其事。对此也只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
也许羁旅在外,为生存所迫我们能注意到的事情真的有限,然而不管是你我还是任何一个在外地求学工作生活的人而言,总得为你在乎的家乡和那群人做点什么。
然而更多的还是对那些不明真相妄加评论的人固然有愚昧之处,他们在没有眼见之下,更多是通过耳听得来的判断,正如同被刻意控制之下舆论的产物。
而我认识的一些爱旅行的朋友们,他们对于各个地域之间,则会有更加具象的认识。
我有一个最好的朋友,我记得最初和他混熟的时候是这样子的:
“珏狗,听说你是少数民族?”
“对啊,布依族的啊,在贵州也是很少数的民族。”
“卧槽,那你会不会制蛊,给我整两包呗!”
“……”
知道我要写地域歧视的问题,好多朋友都在朋友圈回复我:
河南旁友A:我爸是河南的,我妈是山东的,要不我给你们表演一个开挖掘机偷井盖呗?
温州旁友B:我家真没钱炒房,而且我们那里也不是都会跟小姨子跑了…
广东旁友C:我们其实什么都吃,我看你就挺好吃的嘛,而且偶滴普通话真的很八错啦。
贵州旁友D:总有人问我,我们那边路是不是都是泥,有网么,听说特别乱= =
东北旁友E:我不会告诉你我们满大家带着金链子的黑道大哥,晚上没事就坐在一起唱二人转2333333333。
山西旁友F:谁再叫我煤老板我就跟谁急!
陕西旁友G:没错我们就是随便挖个洞就睡觉,恩。
海南旁友H:“你们是不是都会游泳啊?”“对啊,我就是游过来上学的!”
四川旁友I:听说四川天天地震…震你大爷!
兰州旁友J:“你们是不是在沙漠里啊?你们上学真的骑骆驼吗?会有狼吗?”
上海旁友K:对对对,我们加就是排外,我们全家都排外。
福建旁友L:谁说我们胡建人fo和fo不hun的站出来!
天津旁友M:饶了我吧大兄弟,我真不会说相声。
东莞旁友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