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值得一读再读,主要是贴近生活,每个家庭或多或少能找到它的影子,是真实生活的再现。
一.代沟问题:文中子欣的孩子小米上幼儿园,必须要有人接送,子欣即要带孩子,又要上班挣钱,子欣母亲为带外孙,就要同女婿一家住一起,为他们做家务减轻女儿身上的担子,可对待孙女教育问题,与女儿意见不一致,有点辛苦不讨好,孩子带身边还好一点,像农村好多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又没文化,不能辅导,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
从作者以母亲的口吻说女婿,两个家庭不在一个级别上,只差没说一朵鲜花插牛粪上,是个磨牙挑刺的岳母,有句话叫: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该文正好相反。
二.生育矛盾:白芸性格要强,不走下风,生了子欣后,在婆家受气没地位,想生男孩成了乔父母的中心任务,尽管关系闹僵没人带孩子,但白芸铁了心要生。这是小时候子欣所害怕和担心的,一旦有了弟弟,子欣成了前娘晚继的孩子,子欣想做个听话女儿,样样顺着父母的意愿,内心的憋屈无处倾诉,想要反抗却又不敢去表达个人观点,活成自己讨厌的模样,唯有发奋读书,没快乐的童年,差点抑郁,这只是后来长大查阅资料自己总结出来的症状,而父母还蒙在鼓里,多么可怕。
记得那时农村为生儿子,有人房子被损坏,傢俱拖走,夫妻两人常年不在家,东躲西藏,如惊弓之鸟,那时人的观念改不过来。若是城市户口,生二胎必有一人下岗没工作,该文白芸是生不下来,否则饭碗保不住。
三、心里不平衡:觉得自己付出的多,没得父女的赞美,按俗话说是:要知恩必报,骨子里不平的是:同样读的中专,其它方面不比自己强,确因在市里工作,退休拿的工资高,尽管老公买了大房,女儿上名校在北京有好单位工作,还是对父女心生怨言,尤其是乔父无论怎么做,常被否定,人前人后数落丈夫,没有被温柔体贴。
并由此联想到女婿,感叹母女没遇上好老公,一辈子活的憋屈。
作者不但文采好,还是个高级心理师,语言通畅流利,如果改成剧本,一定会获得成功。
个人认为:关于孩子心里污秽画面和想法,与年龄不相称。孩子说脏话是从大人那里学到的。最多想说的不过是:你哪里是要生我,完全是为了自己快活而已。我家小孩小时候,骂的是,吃多了拉化屎之类…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