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爸妈告诉孩子:不能说谎!
事实上,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曾用实验证明:
每个人都说过谎,无论有意无意、自觉与否。
父母也不例外~
在公益广告《老爸的谎言》中,
年迈的爸爸在电话这头对在外工作的女儿说,
自己忙得乐活,妈妈和老姐妹跳舞去了。
实际上,爸爸正走在去医院照顾妈妈的路上。
父母说谎,有时候是为了照顾孩子的感受,不想给孩子添麻烦,让孩子安心、放心。
安徽一位民警老爸出门加班,
对两岁女儿谎称是“去倒垃圾”,
女儿追上来不要不要地叫着。
原来,女儿以前经常被同个理由“欺骗”,
这次识破骗局,恳求老爸留下。
父母说谎,有时候是出于事业家庭无法兼顾的无奈,利用孩子心智不成熟的特点,编造一个假象来宽慰孩子。
父母的多数谎言都出于善意,
然而善意的谎言对孩子不一定是好的。
比如,很多小孩都听过这样的谎言:
你再哭再闹的话会被大灰狼吃掉。
你再不听话,我们就不要你了。
父母说谎,有时候是为了让不安分的孩子“就范”。可很少爸妈知道,孩子可能由于恐惧不安,想获取爸妈的关注和爱才做出这些行为。简单粗暴地编造谎言吓唬小孩儿,心理承受能力强点的孩子可能顿时安分下来,差点的孩子可能会加剧不良情绪的积累,哭闹得更厉害,甚至担心自己不被爱而缺少归属感和安全感。其实孩子不安分时,爸妈只要耐心、安静陪伴就可以了,等孩子想明白了再教育。
压岁钱爸爸妈妈先帮你保管。
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男女生接吻会生小孩。
父母说谎,有时候是因为话题涉及金钱、性教育等敏感难题,自己也不清楚怎么解释才能让孩子听懂,所以用一些流传广的谎言来应付。其实,只有根据孩子的年龄适当普及基本知识,才能让孩子不会有过多猜测,产生不信任感、不安全感。
父母说谎,有时候既非善意,也无恶意,
只是遵循社会人情规则,维持关系和面子。
比如,你有没有对孩子说过类似的话:
“去看看谁敲门,如果是那个胖叔叔,就说爸爸不在家。”
“不要让别的同学知道你的书包很贵,
如果问起了,你就说是打折的时候买的。”
“不要告诉哥哥,我只给你买玩具,没有给他买。”
父母们没想到,正是他们教会了孩子说谎!
不过不必紧张,
孩子说谎,有时候没你想象中可怕。
“你陪我多玩一会儿,我明天就回老家了......”
“我是芭比娃娃的妈妈,你是她的爸爸。”
“我是医生,你是病人,现在你生病了......”
孩子说谎,有时候是无意的,可能是为了实现某种愿望,也可能是混淆了想象世界和真实世界。小孩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为了让想象中的世界更加生动有趣,他们会虚构很多“谎言”让这个世界更加真实合理。这些孩子比普通孩子相比,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逻辑缜密性、语言组织能力一般比较强。平常的世界在他们的头脑想象和语言描绘中,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在《爸爸去哪儿》中,
天天的鸡蛋被别人打碎了。
看到爸爸张亮严肃的表情,
他谎称碎的是村长的蛋,不是自己的蛋。
经过爸爸一番询问,天天道出实情,
并向爸爸道歉,请爸爸打他。
孩子说谎,有时候是因为不小心犯错,害怕父母责备或打骂,哪怕这个错误微不足道、不应由他负责,他都可能觉得和他有关,怕父母因此对他失望、对他伤心。他说谎不只为了保护自己,还为了照顾他人感受。这时,如果父母不去聆听并包容孩子,而对孩子严加责备,以后孩子再次犯错,他可能不敢、也不愿和父母分享他犯错时是怎么想的,以及为什么犯错。孩子和父母的信任,也会随着一味的说教与指责消失殆尽。
还有一类谎言,无论父母孩子,千万远离。
这类谎言有个老掉牙的故事,
那就是《狼来了》!
孩子说谎,或是夸大其词,或是无中生有,或是颠倒是非,有时候是因为虚荣心作祟,表现欲爆表,想在同伴面前树立某种优越形象,有时候则是把谎言当做口头恶作剧,想看别人出糗的样子。此时,父母应在顾及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告诉孩子,谎言就像易被戳破的泡泡,永远成不了事实;一个满口谎言的人也不会赢得同伴的尊重;有些谎言、玩笑、恶作剧甚至会让别人陷入伤害。
如此看来,说谎并非十恶不赦,
而且还是一件考验智商和情商的事呢~
相比于什么样的谎言可以说,
孩子更要知道什么样的谎言不能说。
爸爸妈妈们可以以身作则,
并通过动画故事、生活实例的方式告诉孩子。
今天为学龄前儿童推荐
生活教养动画——《小鼠提比》第九集“乱编故事”(Telling tall tales)
本集主题和《狼来了》故事相似,
适合在愚人节——这个谎话连篇的日子里拿给孩子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