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的房子有三个大窗户,最大的一个在客厅,房东只在主卧装了一个窗帘,另两个窗上只有罗马杆,想必是房东搬走时卸走了。而主卧室那一个明显是临时装上的,有点过于大了,而且罗马杆的圆环有好几个已经裂开,很难拉动,索性就不拉了,拿了两个布带系着作开关。
决定给窗户都装上窗帘之后,我就开始合计怎么样最合算,毕竟不是自己的房子,不想在上面花太多钱。次卧的窗户最小,因为外层还有个阳台,原想就不装了,可是突然想到我有一个床单,黄绿相间的格子,很素雅,已经有些破旧了,原想带过来就不带回去了,用来做窗帘会不会很好?于是量了下尺寸,正正好。于是毫不犹豫上剪子,剪成两半。罗马杆现成的,网购了十个金属环,十分方便地挂了上去。
客厅的窗户最大,原想给客厅买一个新的,可是想到主卧大得显得累赘的那个窗帘,就动了把主卧的换过来的念头,最了一下,深度怀疑这个窗帘原本就是客厅的,房东大概觉得卧室比客厅更需要窗帘,就移到了这里。
那么现在只要给主卧买一个就可以了。实体店里看了一下,再怎样便宜,再怎样是布头,没有100块钱是下不来的,于是又求助于网络。那几天天天在网上逛,基本确定了质量过得去的价钱都差不多,太便宜的自己用着也不放心,下单,50元搞定。
然后天天盼着窗帘到来。等货到了,发现还是有些味道,洗洗,晾干,接着开始大刀阔斧地拆装。先把主卧的窗帘取下来,把罗马环一个个严丝合扣地固定好,然后站在两个板凳摞成的梯子上,像举着圣火一样小心翼翼地把罗马杆连带着窗帘放置到挂钩上。成了,拉开一看,整好一面墙的长度,果然是原配。
主卧的就是新窗帘了,虽说不贵,但质量真心不错,颜色也很正,是我喜欢的湖蓝色。挂环也是网上买的,20个只花了2.19,还免邮费,我其实很想知道他们是怎么赚钱的。窗户小,窗帘也没那么重,很容易就挂上了,自己开开合合拉了好几次。嗯,这才是这个窗户该有的窗帘的样子。
三个窗户全部搞定,我来来回回地在三个房间里转悠,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还有满屋子被我井井有条地用废弃的纸箱、一次性塑料盒分门别类归置放好的各类物品,越发觉得自己很能干,也很会想办法。我好像是有一种能力,不管在多艰苦的环境下,总能因陋就简地把住处布置得尽量舒适,尽量有条理,似乎苦味也被稀释了。
有一次,和朋友聊起了吃苦这件事,她却对我说,能吃苦真不一定是件好事。我问为什么?她说如果你能吃苦,那或许就更能安于过苦日子,也就会缺乏对好日子的追求和摆脱苦日子的动力,到头来除了吃苦还是吃苦,然后自己还不觉得。
听她这么讲,我觉得挺新鲜,但竟然无从反驳,想想这么多年,我似乎是很安贫乐道,即便是在最苦的日子里也没觉得受不了,也没无法忍受到想方设法去摆脱,去改变,更多的只是让自己适应。我想如果一个人对物质的追求是狂热的,他多半会为了自己的欲望去奋斗,而这种奋斗带来的应该就是他个人价值的实现和成功。
朋友说,所以对孩子不要太让他过苦日子,要让他多享受好的东西,今后他就会对生活有要求,如果要求达不到,他就会想办法让自己的生活达到他认可的标准,自然也就会努力了。
这个说法真的是挺颠覆的,原先一直觉得能吃苦是一个好品质,但在她的观念里反倒是不思进取的原罪。静下来想想,我觉得能吃苦还是好的,只是在吃苦的同时一定不要让自己失去目标、失去追求才好,如果只会苦中作乐,那就只能苦一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