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读书的原因在我看来,一般有三种:烦躁(无法静下心读书)、困倦(本质是懒惰,常见的借口:“这么累看书,看了也没用”)、觉得读书无趣。但也不排除当有些人选择去做诸如打游戏、逛街、睡觉等收益比不大的事情后,晚上躺在床上时又后悔到不行,觉得自己浪费了生命——我就是这种人。那么,要如何在不想读书的时候,还能读几本有益的书,不致使自己的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呢?我的经验是从三种心理着手:不是在读书,是在打鸡血、在看戏、在找乐子。也就是说,当我们不想读书的时候,选书很重要。
1.
打鸡血的书很多啊,这里我就推荐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作者特立独行的猫的《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这本书说教的内容很少,连名人名书名言都抖得极少。更多的是作者谈自己及其生活中遇见的人和事,也因为很生活化,所以距离感很亲密——是那种如果自己肯像书中的人物那样多一些努力,我也能吃上生活的糖的感觉,很容易让人打起精神了。
当然那些描写逆行厄运的文字会让人深刻痛彻,但在心烦困倦的情绪下,沉重有时候也可能激起偏激的抵制。要知道“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会很轻松”不是一句玩笑话,它确实很生动地表现出了我们的惯性心态。事实上,我也不是推荐大家都去看这本书,而是给出一种建议:当我们不想读书但又不想耗时在无意义上时,我们可以选择看一本自己平常会关注的、比较欣赏或喜爱的作者写的书,内容也不妨选些轻励志的,再毫无防备地被打上一管鸡血。其实,鸡汤文从来都不缺市场,总有些人总有些时候需要炖补,而我们要关注享用的时间,把最空闲最充足最精神的时间放在这类鸡汤文上就大可不必了。
2.
人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特质,既对别人的生活置若罔闻,又存在强烈的八卦看客心态。就此我们可以尝试在心烦意乱的时候读些小篇幅的故事——当然要足够吸引。这里我推荐毛姆的《人性的因素》,封皮上写着“给毛姆半页的时间,你就已经进入那个故事,不想离开。”
写得好的故事即使虚构,也能让看的人觉得是发生在平行时空中的真实,我们会跟着欣喜、忧郁、愤怒、嘲笑,可怜。而毛姆在笔下这24个故事里还深挖了人性的出格、懦弱、口是心非等等阴暗面,那是读来太真实的暴露,因而让人后背发凉,是我们会联想到的非我的可怕,以及自己也同样有的不堪。
当读书的功用纯粹是为了提取干货,始终会让人因被不停地塞进不是在短时间内能消化并运用的信息而感到头疼——我们应该纠正那些觉得只有看严肃且干货的书才能被定义为读了书的压力,把读书往调剂生活的方向靠拢,尝试在纸上感悟人性百态的温凉。
3.
当我们不想读书的时候,强迫自己翻开一本书,接着时间便交给了内容。这启发我们应该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放一本有趣的书——稀奇总是让人不自觉地停留。就此我推荐的是寺山修司的读书“游记”《不思议图书馆》,其中整理了作者在全国各地的旧书店中淘来的共22个稀奇古怪主题的100多本书。读罢你会有一种“这世上真是什么书都有”、“什么内容都有人专门研究并写成书啊”的感叹。
书籍当然不能与广袤的生活相较,但我不认可不读书,一味在生活里追求意义的舍此顾彼——生活很大,不是我们能够全目及和步及的,而书带我们走了一条捷径。于是我们才能够在寺山修司的笔下认识“蓄须女克莱芒蒂娜”、了解“错视画美术史”、知道“老杂志中的怪物们”等等——你也可以说这些冷知识的用处不大,但我想这会是你与其他人的差异。
4.
当人不想读书的时候,读书的质量是比较差的,也很难集中精力去面对即使不过几万字的内容体量——这要是在状态好的情况下,两三个小时完全可以拿下。就此我推荐一本更多的是用来“做”,而不是拿来“看”的书:本·艾姆布瑞治的《心商》。
在书中,我们可以跟随着作者一次次在充当放射线医师、卫生部长、蛋糕成瘾者等的角色中更换,想象面临各种极端的场景。我们扣问自己的内心到底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眼看着下意识里又是否做出了一致的行为。在将近100则测试里,我们不断地发现自己所有的行为都没能得到确切的答案,可依然在不断地试图探究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我想这就是测试的意义:相对于他评,我们如何自评,以及如何理解自评才是更重要的——凡关涉自身,人们兴致的浓度始终居高不下。
5.
最后推荐一本比较“自我”的书——詹妮弗·鲍姆嘉特纳的《正视你的内心,穿对你的衣裳》。之所以说它“自我”是因为我个人对这一主题感兴趣。我的意思是,在我们不想读书的时候,可以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的题材的书——经常性地,我会看到很多推荐书单,标以“最值得看的X本书”、“不得不看的X本好书”等等标题;也看到很多人拿着这样的书单依次阅读——经典的意义是我们不可估量的,应该抽空看。但在诸如烦躁、困倦,觉得无聊的负面情绪下,提起兴趣的紧迫性是我们首要考虑的。
当然抛开个人兴趣的好恶,鲍姆嘉特纳的这本书也是值得一读的。书中分析了9类人的衣柜问题,并给出了专业的意见:从人原本购买、穿着的衣服款式比例中剖析出人的自我认识,再从人外在的气质特征和内在的潜期待里推及人可以尝试哪些穿法。这本书的代入感很强,读的时候完全会让人关注起自己的衣柜特点,又联想起自己所接触的众人——读书让人感觉最良好的时候,大概就是当大多数人都还只停留在从表面做些不痛不痒的评价(比如只会以好看不好看去谈论别人的穿戴)时,自己能够猝不及防地冒出些高大上信息的时候呢!
除了嗜爱读书的人,很多时候人们读书是带短期功利性质的——这份工作、这次项目、这个疑问等等情境下,需要我们通过阅读来收集信息。其余日子,即使我们知道阅读的长期收益,仍然会日复一复地推迟阅读的行程——这是人性的弱点。但说实在,自暴自弃的还是少数,更多时候,我们是在享乐和阅读中挣扎,哪边赢完全取决于当时的自制力程度。而这正是今天我推荐上述书单的原因,当我们不想读书的时候,我们选择去看了一些书——或者说,这种选择本身的意义不大,但因此形成的一种行为习惯才是我想要在此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