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最热门的科技词汇是什么?非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莫属。
在刚刚落幕的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人工智能依然成关注焦点。
从1956年“人工智能”在这一术语被科学家提出,到今年5月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国棋手柯洁以0比3负阿尔法狗(AlphaGo),人工智能已经走出科学神坛,来到烟火人间。
你以为手机无现金支付已经够牛了,其实,不然。
近日,上海虹桥机场率先开通“无感支付”停车场,停车缴费不但实现无现金,甚至连手机都不用掏了。每辆车离开的通行时间从10秒降至不足2秒,停车场整体效率提升数倍。
支付宝在2014年4月1日愚人节提出的“空付”概念的脑洞真的实现了。
不仅如此,最近一个叫Sophia的超仿真机器人上了英国一档叫《早安英国》的电视节目,和主持人对答如流。她可以和人类对话,会做各种面部表情,还会眼神交流,各种微笑、惊奇、厌恶、轻视的表情她都会。
最后,当嘉宾问他你会毁灭人类吗?
她的回答是。。。。。。
细思极恐!
好了,我们暂且不说未来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这毕竟太遥远。不过,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我们大量的工作岗位可能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我们一直梦想着一周只上两天班,未来,也许真的无班可上了……
马云:30年后每天工作四小时,许多工作可能消亡
日前,马云在出席阿里巴巴在美国底特律举办“连接世界”美国中小企业论坛期间,接受美国CNBC财经电视台专访,大谈人工智能,他说:“随着人工智能的逐步发展,未来三十年人类每天只需要工作四小时,每周只工作四天。”
马云指出,人工智能可能带来一些益处,比如减少人类的工作时长,多一些旅游休闲的时间,但也会存在弊端,未来会有更多工作被抢走,一些能顺应潮流的人将变得愈发富有和成功,而那些被时代甩在身后的人则会越来越痛苦。
李开复:未来10年,世界上50%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创新工场创始人兼CEO李开复也持有和马云相似的观点。
近日,李开复在《纽约时报》发表专栏文章《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真正威胁》指出,人工智能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失衡现象,导致人类大规模失业和贫富差距,甚至改变全球的权力格局。
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被应用于各领域,很多岗位和职业会逐步消失,例如银行出纳员、客户服务代表、电话销售员、股票和债券交易员等。
来势凶猛:这些职业可能危险了
哪些职业会率先被人工智能取代呢?
李开复认为可以用一个“五秒钟准则”做大概判断,即一项本来由人从事的工作,如果可以在5秒钟以内的时间里,对工作中需要思考和决策的问题作出相应决定,那么,这项工作就有非常大的可能被人工智能技术全部或部分取代。
基于这个原则,李开复个人预测,从事翻译、新闻报道、助理、保安、销售、客服、交易、会计、司机、家政等工作的人,未来10年将有约90%被人工智能全部或部分取代。
普工
随着智能机器人被大规模应用于工厂,代替重复性、机械性的劳动,大量的工人将面临下岗。
2016年,作为全球雇员数量前十的企业之一,富士康部署了超过4万台机器人上岗,一下子取代了大约6万名工人。
快递员
人工智能技术目前还运用到了运输、配送领域,那些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未来很可能要面临转岗了。
前段时间,京东集团刘强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5-8年,京东的整个物流体系可能都将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和机器人的劳动来解决的。
未来,给你上门送货的可能全是机器人了。
编辑、记者
2015年9月10日,腾讯财经开发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根据算法自动生成的一篇名为《8月CPI同比上涨2.0% 创12个月新高》的稿件引起许多媒体人关注,一时间,许多编辑记者们感叹要失业了。
事实上,在国外,机器人写作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早在2014年3月18日,美国加州当地时间早晨发生地震,第一家报告这次地震的《洛杉矶时报》就是靠“机器人写手”拔得头筹。美联社也在2014年7月开始采用新闻写作软件,报道公司业绩。
同声传译
现在,人工智能已经从逐渐代替一般性简单繁复的劳动,开始向翻译甚至是同声传译这样的高端职业挺进。比如某公司推出的一个实时翻译机,能达到大学英语6级水平,现在很多语音输入的正确率都能达到97%。
财务人员
目前,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德勤已与Kira Systems联手推出“德勤财务机器人”,将人工智能引入会计、税务、审计等工作当中,帮助员工从阅读合同和其他文件的乏味工作中解放出来。
会计从业、会计电算化、凭证录入、数据统计分析等基础性业务,未来被人工智能取代是可能性很大。
交易员
在美国,华尔街交易和对冲基金管理工作一直吸引着美国顶尖的商科人才,成为他们实现百万年薪的路径。然而,受人工智能的威胁,华尔街的交易员和对冲基金经理不得不另谋出路。
2000年,高盛集团位于纽约的股票现金交易部门有600个交易员,而如今,只剩下两个交易员,剩余的工作全部由人工智能替代。
喜忧并存,失业潮会来临吗?
人工智能发展的速度,确实超过了我们想象。
据一份花旗银行与牛津大学合作公布的报告预测,美国47%的就业岗位可能被机器人代替。在英国,这个比例是35%。在中国,该比例高达77%,而在经合组织国家,平均57%的工作岗位将实现自动化。
未来,我们都将面临失业吗?其实,也不必这么悲观。
目前,人工智能还处在弱人工智能的阶段,在未来将会取代人类更多的反复性、机械性、重复性的工作,而无法胜任创造性工作。
另外,从历史进程来看,每一种新技术的产生和普及,可能会导致一部分职业的消失,但也催生了更多新的职业,比如健身教练、网络直播这些新兴职业在10几年前还是闻所未闻。
历史的脚步并非人类个体能够抗拒,人工智能正在为人类打开新世界大门。
时代可能会淘汰落伍的人,而一个紧跟趋势,保持学习,勇于创造的人是永远不会被取代的。
未来已来,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