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在接近6月龄时,宝宝的肠绞痛、肠胀气等胃肠不适的症状会逐渐好转,相应地,很多家长都会觉得这个时期的宝宝好像更加“好带”了。但也有很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宝宝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比如睡前摇头、抓耳朵、难以安抚,以及抗拒喝奶、只能靠“迷糊奶”来勉强维持。这些问题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改怎么解决呢?欢迎各位宝妈扫描主页二维码,了解更多宝宝睡眠知识。
1.不少4、5个月左右的宝宝都会出现摇头、抓耳朵等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由于宝宝的双侧内耳发育不均衡导致的。
我们对身体平衡的掌控,是需要两侧的内耳来帮助完成的。
但小宝宝的内耳在发育过程中,是不均衡的,这就会让他有不舒服的感受,这种不舒服,有点类似我们大人在刚下飞机时,觉得耳朵里有异物、或者稍微有点头晕的感觉。
对于宝宝来说,这种不舒服在睡前迷迷糊糊的时候,感觉会更强烈一些,所以他们需要通过摇头、揪耳朵、拍头等动作,来缓解耳部的不适感。
所以说,双侧内耳发育不均衡,是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种正常的现象,而这种发育的不平衡呢,一般在12月龄左右会逐渐地消失。
按理说这种发育情况不需要干预,但是这种现象会给宝宝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除了经常会摇头、揪耳朵之外,还有一些宝宝会有晕车的问题,并且表现出对安全座椅的极度抗拒,严重的还可能会在坐车时出现呕吐,非常的不舒服。
2: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习惯,能促进宝宝双侧内耳的发育,从而减轻宝宝的不适症状。
比如,对于小月龄的宝宝来说,家长可以多让宝宝练习趴卧和翻身。
有家长可能会问:趴着和翻身跟耳朵能有什么关系呀?
其实在日常中,我们也遇到过很多双侧内耳发育不均衡特别明显的小宝宝,通过跟家长交流,我们发现如果往回追溯,这些小宝宝往往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很少会练习趴和翻身。
事实上,让小月龄宝宝多练习趴卧和翻身,对于他们的内耳发育也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因为在练习的过程中,孩子会有各种各样的动作,要翻转、扭头,还要自己尝试着掌握平衡,这都能给双侧内耳一个训练;而内耳功能发育得越好,孩子趴卧和翻身也能更自如。
所以,趴卧和翻身练习看起来好像与耳朵没有什么关系,但其实两者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而对于大一些的宝宝,家长也可以抱着孩子坐一坐转椅,或者玩一玩秋千,这些活动也能够促进内耳的发育。
3:其实在医学上并没有“厌奶期”的概念,而家长们描述的这种情况,大多是心理上的“厌奶”。
那宝宝为什么会出现厌奶的心理呢?
这很可能与家长的喂养习惯有关。很多时候,我们过于机械地想要控制孩子喝奶的时间和进食量,比如有些小月龄宝宝的家长会有一个类似“时刻表”的东西,觉得孩子在几点到几点就应该喝完多少毫升数的奶。
在宝宝很小的时候,他们还不会拒抗,这时家长就会误以为这样的喂养方式是正确的,而当孩子渐渐长大了,有了反抗的能力,就会让家长觉得孩子好像是“厌奶”了。
也有一些家长,如果看到孩子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喝完一定量的奶,就会很紧张,并且频繁地试探宝宝,想尽办法给孩子补足奶量,这又反过来让宝宝更加抗拒喝奶,只有在饿极了,或者是睡前迷迷糊糊的状态下才愿意喝奶。
在分析完厌奶的原因之后,想提醒大家的是,宝宝的进食和作息的确会有一定的规律性,但这个“规律”一定不是像时间表一样完全机械、不变的。所以,我们在养育过程中,除了要总结规律,还要尊重和顺应宝宝的需求。
4:如果宝宝已经出现了厌奶,家长应该先放松心态,顺应宝宝的喂养习惯 ,然后耐心等待宝宝恢复食欲
首先要做的就是放松心态,减少喂养次数、避免试探喂养,根据孩子的需求来喂养。
要知道,饥饿是一种最基本的生理反应,当宝宝饿了,自然就会吃东西。但如果我们自己精神过于紧张,无形中也会对宝宝造成压力,可能宝宝本来已经饿了,看到家长非常焦虑、频繁试探的样子又失去了食欲,反而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其实像这样心理上的厌奶,大多数宝宝会在几周内恢复,家长一定要耐心等待。
有家长会问,那宝宝不吃奶,饿瘦了可怎么办?
其实,即便我们用尽所有办法,宝宝如果不能克服心理上的障碍,还是会拒绝喝奶,这个过程拉得越长,就越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所以,我们首先要接受宝宝已经厌奶这个现实,耐心等待、冷静处置,才能让这个过程尽快过去。
总结:欢迎各位宝妈扫描主页二维码,了解更多宝宝睡眠知识。
1.由于双侧内耳发育不均衡,很多宝宝会在4、5月龄左右出现睡前摇头、抓耳朵等表现。让宝宝多练习趴卧、翻身,带宝宝坐一坐转椅、秋千,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宝宝双侧内耳的发育,减轻不适感。
2.宝宝“厌奶”大多是心理上抗拒喝奶所致,家长千万不要频繁试探喂养或强迫宝宝喝奶,可以适当拉长喂养间隔,尊重宝宝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