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静静,人如其名,是一个个性内向、很安静的小女孩。在学校里,只要是集体活动,她能不参加就不参加。在学校的各类评比检查中,班级获得了荣誉,当别的同学兴高采烈的时候,她往往是无动于衷,好像这事和自己没有关系。平时上下学,她也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和同学难得说上句话。一回到家,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天生活泼开朗,善于交际,讨人喜爱。但实际上,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孩子在生活和学习当中喜欢独来独往,并不合群。其实,这是孩子性格孤僻的一种表现。
一、孩子不合群的原因
孤僻性格的形成除了与遗传有一定关联之外,很大程度上同后天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法有关。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因此,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其是格外疼爱,孩子的各种要求几乎无条件满足,而且总是有人在陪孩子玩游戏、讲故事。这样,他们就难以产生找同龄伙伴玩耍的动力。另外,孩子在和成人交往的过程中,成人总会让着他,而在和同伴交往时,他们就需要商量、协调,甚至出现冲突的时候还要想办法解决。这对于没有丰富交往经验的孩子来说,他们会觉得很麻烦,因此宁愿自己个人玩,或者只和成人交往,而不愿意和同龄的孩子接触。有的孩子由于性格柔弱、老实,在和同龄人相处的过程中,曾经有过受欺负的负面交往经历,致使他们往往采取一些回避的方法来保护自己不再受到伤害。有的时候,孩子本来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父母担心他受欺负或者其他小朋友“不卫生”,限制孩子与小朋友来往,动不动就说:“某某太淘气了,不跟他玩。”“某某真脏,别和他玩。”孩子听了这些话就会受到影响,变得不合群起来。其实,天生性格孤僻的人是少之又少,大部分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有人际交往的需求。当他们慢慢地长大,直到上幼儿园、上小学时,孩子的这种需求会变得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的交往需求受到压抑,他们不仅会因此而感到孤独,而且还有可能形成怨恨、苦恼、焦虑等消极的情绪,这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把握好孩子们的心理,给他们足够的机会让他们融入属于他们的世界。
二、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们一起玩的方法
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要比没有进过大学的孩子具有更大的缺陷。”可见,社交能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21世纪的今天,“人际关系”技能已被列为孩子的基本情商之一。假如你的孩子有孤僻、不愿意同他人来往的现象,作为父母,你不必要紧张,只需要对孩子进行耐心引导和帮助,那么孩子一定会变得既活泼又善于交际。下面就给父母们推荐几种方法
01. 多给孩子提供同他人接触的机会
到了周末时,父母最好能多陪陪孩子。这时你可以选择约人来家里做客,或者是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总之,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同别人多接触,因为孩子接触的人多了,锻炼的次数多了,性格就会慢慢变得开朗起来。如果孩子天生性格孤僻,父母不妨让他多接触同龄人。比如:家里来了小客人,让孩子当小主人,招待对方;多带孩子去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体验人际互助的乐趣。此外,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做一些与外界接触的事情,比如让他到邻居家借东西、送东西等。孩子过生日时,还可以让他请一些同学到家里来为他庆祝生日等。
02. 引导孩子多说话
说话能力是交际能力的核心。因为人与人交往,最直接的形式就是说。会说,说得好,交际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父母平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多说话,以训练他的说话能力。亲子时光是父母和孩子交流的好地方。在亲子时光时,父母可以讲些随意的话题,引导孩子多说话,如“这个周末我们去哪玩”。如果孩子没有提议你可以提出建议。不过,最好还是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意愿,不要把他放在旁观者或附和者的位置上。另外,睡前也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好时机。入睡前,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读一则故事,然后和孩子比赛看谁能把故事内容复述得最好,好的可得到奖励。同时,父母还可以问孩子一些问题,比如:“今天幼儿园里有什么新鲜事吗?”“今天在学校里学了些什么?”让孩子慢慢地讲述,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03. 教孩子不要害羞
父母们千万不要轻视孩子的害羞现象,这是他们进行人际交往的巨大障碍。研究表明,有11%~15%的孩子有过分害羞的倾向。严肃的父母常常使害羞的孩子更加胆怯,并且还会出现说话结巴的现象。这时,父母如果强行纠正,孩子的结巴就会愈演愈烈。事实证明,任何威胁行为,如责骂、讽刺、挖苦或唠叨,不但不会对孩子有丝毫帮助,还会使他更加退缩,使他从害羞转为严重的心理障碍。那么,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害羞的心理呢?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当众发言。不可否认的是第一次当众讲话时,孩子会感到害羞和胆怯,但锻炼的次数多了,孩子会渐渐忘掉害羞。当孩子不再害羞时,他就会主动同别人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