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的晚上轮我值班,陪寄宿生自主学习过后,我又去集体办公室拿了点东西。下楼时,人已经十分少了,恰巧2楼的灯又坏了,楼道里昏暗昏暗的。我小心翼翼地扶着墙,打开手机的电筒设备,慢慢地往下移动脚步——十多年前,我曾在这里摔下去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每走到这里,我总是倍加留心。
“老师,我来托住你吧。”身后传来一句低厚的男声,随声而来的,是一截有力的胳膊,托起了我撑墙的左臂。不用回头,我知道是谁,XXX班的语文课代表,一个充满了活力的大男孩。这种时候,我不需要拒绝,“好吧”,我说,“不过,应该这样托,老师才更能借助你的力量。”我将孩子放在我胳膊上方的右手臂移换到了下方,以便自己的左手臂能够搭借孩子右手臂上的力量。“好的,老师,你怎么合适怎么来。”
就这样,我们师生一步一步稳稳地迈下台阶。到一楼楼道时,声控灯应声而亮,整个楼道顿时柔和了许多,亮堂了许多。
“谢谢啊。”最后一级台阶迈下,我松开了孩子温暖的手。“老师,再见!”
“再见!”
望着孩子迅速跑远的身影,我不禁回想起学期初初一年级孩子刚来时的一幕:
课间时间我下楼去,走到二楼楼梯拐角时,一个初一的孩子正从我的身边经过,见我要下楼,兴冲冲地对我说:“老师,我扶着你吧。”
因为多年的习惯,我已经很是自如了。所以,我随口就回了一句:“谢谢啊,老师自己可以的。”
边说边抬头向孩子一笑,在我的笑容漾起的瞬间,迎向我的却是孩子失望的眼神。我刚想说点什么,孩子已飞快地跃下楼梯……那一刻,我有点淡淡的失落——多么可爱的一个孩子,我为什么不接受孩子的善意一扶,为什么不让孩子把他的爱表达出来呢?
后来,在那么多的初一新生里,我再没认出这个有爱的小男孩。
后来,在经历过无数冷暖晴阴的日子里,我再也忘不掉小男孩失望的眼神。
教师是爱的传递者,孩子们学会了爱,他们需要表达,我们完全应该给他们一个表达爱的机会。
孩子,谢谢你今晚的有力一托。
后记:整理资料时,重读了一些昔日的文章,那些温暖的过往像画一样,一幅一幅地在我的眼前定格。感谢过往有你,感谢此刻有你,感谢未来有你!
对于此文,一位教育同行曾写过这样的句子:有时候,给别人帮助的机会,并不是在所谓的弱者面前示弱,这恰恰是一个帮助别人的机会。那黑暗中有力的搀扶,会让一个年轻人懂得担当。这何尝不是教育?
我想说:愿每一个我每一个你,都能——守初心,担使命,用心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