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歌德花了六十年才写成《浮士德》
在我的记忆中,《浮士德》是部文学巨著,歌德前后花了六十年。至于为什么花了六十年,就不知道了。
最近阅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原来是爱情的力量,歌德在晚年(七十四岁)爱上了一个十九岁的姑娘。
《浮士德》能够成为巨著的关键就在这里,因为这个姑娘没有接受歌德的爱,对歌德打击相当大,所以永远告别了爱的激情带来痛苦的年代,而进入心境平静、勤奋写作的暮年。
当时歌德就写了《玛丽恩巴德悲歌》,吐露了惆帐之情。写好以后,把它秘密收藏起来,并没有发表。而歌德最知心的密友策尔特尔觉察到歌德的内心正在燃烧,一遍又一遍的为他朗读这首不寻常的诗,歌德听这首诗,从不觉得疲倦。
歌德正是通过这首诗拯救了自己,战胜痛苦,抛弃绝望,把炙热的情感,再次奉献给了《浮士德》和《威廉.迈斯特》。歌德六十年写成的《浮士德》,就是这样来的。
还有大家熟知的: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西塞罗,列宁和拿破仑等,建议大家去读一读。
茨威格的文字有个特点,感情炙热,充满激情,处处洋溢着人文主义。
本书还有一个特点,舒昌善的翻译,为本书增色不少。
朱生豪把歌德、但丁、荷马、莎士比亚称为“词坛宗匠”,笼罩一世,凌越千古。
那么阅读本书给我带来的疑问是:歌德晚年因为爱上一个姑娘,痛苦的煎熬促使他写成了世界文学名著《浮士德》。
而杨振宁老兄呢,娶了翁帆,是不是要再拿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或者翁帆拒绝杨振宁的爱,是不是也可以潜心再拿个大奖?
Luke的推荐就到这里了,需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还是需要看官亲自去阅读。
2019-3-23 星期六 深圳 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