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关乎教育的演讲,演讲的内容涉及一个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研究,该研究始于1946年,也就是二战结束后的几个月,英国的科学家们调研了成千上万的小孩,以期得到如何使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答案。1958年和1970年科学家们又继续同样的研究,记录下更多孩子的数据,之后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以及千禧年前后,这项研究依然继续推进。在这项研究中,总计有7万多的孩子参加调查,年龄跨度超过5代。
在这些海量的数据里,科学家们发现了什么呢?首先,出生于贫穷家庭的孩子,人生道路的确走得更加艰难。相比于出生在经济环境宽裕的家庭,出生于穷困或是工人阶级家庭的孩子,不仅在学校里表现得更差,在工作的过程中也屡屡受挫。并且,这些起点低的孩子健康状况更差,记忆力提早衰退以及身体不佳带来的早逝常常发生在他们身上。对于他们来说,贫穷不仅是幼时糟糕的生活环境,更是一种持续的创伤,让其中的大多数人在成年后依旧无法摆脱父辈的命运。
其次,父母的教养方式的确举足轻重。在众多出身卑微的孩子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过得不如意,有些人不仅打破了贫穷的魔咒,甚至过得相当不错。在70年代被调查的17000个儿童中,科学家们发现,如果贫穷家庭的父母认真倾听孩子,亲切回应孩子,教孩子读写,带他们旅行或者每天给孩子朗读,在这些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会比其他孩子更加健康快乐。研究同样证明,在孩子5岁时每天给孩子朗读的父母,如果到他们的孩子10岁时依然关注孩子的学习成长,那么这些孩儿童到30岁时几乎不会被贫穷困扰,拥有相对舒适的人生。
另外,养育方式克服早期劣势的观点也获得了其他研究的支持。比如,在研究千禧年出生的孩子的睡眠规律时,科学家得出了一项新的结论,即睡眠不规律的孩子容易产生行为上的问题。而在阅读中得到快乐的5~10岁的孩子,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会更好,并且,这种更好不只体现在阅读上,在拼写以及数学测验中,这些孩子同样表现优异。
那么,根据以上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养育得当的贫困儿童与富裕家庭的孩子没有差距”这个结论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那么好的教养方式仅是将他们与出生于富裕家庭的孩子的差距缩小一半。贫穷带来物质匮乏的同时,也让这些家庭中的父母深陷温饱问题的泥沼,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来教养下一代,而精神的贫瘠才是贫困命运不可被逆转的命门。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的一篇文章,原文已记不清了,大致是说父母给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本身是什么,望子成龙不是不可能,可是如果父母本身只是卑微的爬虫,又怎能期许自己的孩子飞升为龙呢?教养孩子并不是最困难的,难的是如何塑造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对于生于尘埃的人们来说,成长本就是一次又一次地突出重围,渴望打破命运的锁链,唯有逼迫自己不断地挑战极限,而这才是培育下一代的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