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左右,一切准备停当。一家人风风火火地出发了。目的地是距紫云300多公里的旅游胜地一一西江。早就想去这里玩玩,一直苦于没有时间没有心情。大年初,几姊妹便合计,一者趁大家都有空,二者趁高速路没有收费,去西江看看!
一路还顺利,进入凯里,四处的雾气,一下子就驱散了我们的好心情,那种对旅游的期待,慢慢变成了对天气的埋怨。心想:这种鬼天气,游玩的人肯定很少,甚至有些后悔出发前没看天气预报。午五点半左右终于到了。看到大门前拥堵的人群,还有买票的长长的队伍,才知道我的想法和担心都是多余的。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折腾,总算买到了票。办完了这些,感觉肚子有些不听使唤,咕噜噜的叫着。导游告诉我们,景区里吃的玩的都有,而且里面的夜景也非常美丽。他还强调,到了西江不看夜景,你就等于白来一趟。考虑到我们带着孩子,天空还下着毛毛细雨,加上旅途的劳累,我们还是选择了第二天才去景区玩。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来到景区门前,这是一块圆形的场地,大门顶上赫然显示着“西江千户苗寨”几个大字。人似乎比昨晚还要多。先是左右两边排着两队苗族男人,在细雨中吹着芦笙,对到来的游人表示热烈的欢迎。前面摆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有五个小碗,一个酒壶。桌下摆着一一个坛子,一位五十岁上下的长胡子男人站在桌子前,向来游玩的游客敬酒,还向每一位喝酒的人送上一句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平安长寿、新年快乐、大吉大利之类的祝福话语。再往前,摆放着“一”字形的十来张桌子,桌上同样放着碗喝酒,桌下放着一个装酒的坛子。每张桌前站着两个漂亮的苗族小姑娘,同样把祝福送给每一位喝酒的游客。右面却站着一排苗族女人,他们穿着统一的服饰打着雨伞唱着苗歌。我是不喝酒的,但看那些胡喝个酒的人,几乎都会说出同样的话:好酒。光看这阵势,被一股浓浓的民族情包围着,天虽冷心里却暖暖的。
我们排队检票进入了景区,坐了十来分钟的车。下车后,两条繁华的大街展现在眼前,周围古色古香的民族建筑,木板房吊脚楼依山而建,傍水而立,展示着西江苗族人特有的风采。各种小吃的店里人群络绎不绝,有的游客品尝苗族人的风味,听着主人的介绍,不住地点头称赞。做粑粑的现做现卖。有感兴趣的外地游客跟主人一起动起手来,他们高高的举起棒槌使劲地朝粑槽里打去,声音响得很大。尤其是卖围巾的地方很受游客的青睐,生意好得火暴。主人应该是在内心很感谢天公作美的。“竹筒蒸饭”是苗家人的一大特色,不但是色鲜,而且味美。我们一行人有的吃了两盆都还觉得不过瘾。至于那个肉沬粉,量少味差,10元一碗,我吃了一碗,心中有一种受欺骗的感觉。充其量在外面最多值三元钱的这么多!我还跟大家打趣道:吃这个粉让我想起网上经常流传的——一根稻草的价值!大家听了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一路都是逛街、吃小吃、买纪念品。我们进入博物馆,参观了西江苗族人的生活物件,许多都是我们小时候常见到的,也许离我们的生活太近了,所以感觉不出它的特别之处。最后一站是坐观光车,先环绕村寨半圈再顺山往上爬,那里就是所谓的“观光台”。下了车,俯视整个苗寨,一排排独具特色的吊脚楼在雨雾中若隐若现,我却感觉不出特别之处,忽然记起昨晚导游说的话,这时候我给大家提说看夜景,因为要重新购票,重新进入景区,大家都觉得麻烦,所以都不赞成我的这个提议。我只好随大家的意思而行了。看来是要注定带着遗憾离开了!在山顶逗留了半个小时左右,用手机拍了几张模糊的苗寨全景图,再来几张自拍,我们就坐车原路返回了!
回家路上我告诉妻子:这次旅游没有什么收获。她听出了我话语中的埋怨,便反问我:“你希望有什么样的收获?旅游本来就是这样子的。玩一玩,吃一吃,看一看就满足了。”我想想的确是这样子。我忽然想起几年前到杭州游玩时导游说的一段话:什么是旅游?所谓的旅游,就是离开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逛一逛,玩一玩。这就是旅游。当时不觉得怎样,现在想起,说的太有哲理了!此次旅游的意义,就在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