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灵魂都需要一份长久的陪伴和默默的支持。
看完《流浪猫鲍勃》,我在手机上输入这段话。
有人跟我说,孤独是常态,有人跟我说,孤独往往造就了成功,我享受独处给我带来的片刻宁静和前行力量,但我没办法真正喜欢上孤独。我告诉自己,不要在孤独的泥淌里沉浸太久,不要让自己漂泊无依的灵魂没有归宿,自己要有自己内心牢不可破的家园,可以有精神上的孤独,但一定不要在思想上孤独。因为孤独久了,会抑郁。
照例,看电影还是买了一份大薯和饮料,这样能保留看电影的仪式感,例外的是这次点了咖啡,最近实在是太困了,但咖啡对我来讲比酒精效果还猛烈,心悸、头晕目眩、感伤,各种感受都蜂拥而至了。
电影是记录型的,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也确实有同名小说出版,大概很多人看完以后都想养一只姜黄色的猫咪吧,缘于它坚定追随的传说,我倒没有这样的冲动,但我却有种类似“感同身受”的感受,就像影片最后有位粉丝对男主人公说的:太棒了,我感觉这本书就是在说我。它不仅在说他,从这个流浪汉和这只流浪猫之间,我看到了你的,看到了我的,看到了我们的,孤独以及陪伴和支持的需要。
一间简陋的房间、热水、玉米片和牛奶、床和柔软的沙发、阳光和窗帘,冠有“瘾君子”、“流浪汉”之名的男主便瞬间感受到家的温暖,看着荧屏前的男主知足地躺在柔软的沙发上,那一刻,我也被治愈了,至少,身体,不必再流浪。
“这只猫不是走丢的,它是为了你而来的”影片中这句话可以说是承前启后了,男主最后戒掉了毒瘾,随之收获了亲情,获得了事业上的小成就,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给我们一种“猫的使命”、“猫的报恩”的感觉,是的,有了这只猫,流浪汉在他的精神世界里,不再流浪。这只叫鲍勃的流浪猫全程好似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说,但,它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陪伴,当流浪汉在街头卖杂志的时候、街头卖艺的时候、戒毒的时候,它的陪伴和不离不弃让这个流浪汉明白:任何人都应该有第二次机会,哪怕再糟糕,还有“人”能接受他最糟糕的样子,和他面对不堪的人生。
真正的爱是什么,是不离不弃吗?我一直没有想明白,也一直为此自责和内疚到现在。分开的时候,那个男孩子跟我说我并不爱他,因为真正的爱应该是不离不弃,我也这样抱怨过,明明白白的是,爱有底线和原则,或许我们懂彼此,或许我们从未懂过彼此。我接受这不完美的结果和遗憾使这段感情成为了我长长人生路上一颗耀眼“宝石”,也坦然面对最后的“缺席”,是啊,陪你酣畅淋漓的人注定不能送你回家,但我却因此对宫崎骏的那段话更是理解: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是呀,离开和淡忘是既定的事实,但那些曾让我们热泪盈眶又转身离开的人,他们都曾来过,都是我们的摆渡人,我们都要认真地、心存感激地挥手道别,去寻找自己的朗读者,去找那个最终的“句号”。
回来的路上,没有路灯,只有远处施工的灯光和夜空中的星星有些许光亮,哦,还有我的“小绿”的微弱灯光,一个人走夜路却没再那么害怕,我还在庆幸,庆幸自己还有被感动、被治愈和感受温暖的能力,如果,如果这些感受还能分享给你,该有多好。我也怀念,怀念未读消息里有人提醒你、关心你,而不是看着高速路的提示牌“安全驾驶,平安回家”而感动到暖哭;怀念有人打电话告诉你,车门没关紧,你总是那么不小心,那么笨,怀念有人让你心甘情愿做个不操心的笨人。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我却还是老样子,念你,如初,愿我们,如初,纯真如初,快乐如初,但不念过往,不惧未来罢,加油,趁现在!
这阵子有部口碑不错的印度片《嗝嗝老师》,剧中的老师让来自贫民窟里的学生们在纸上写上自己害怕的事情,叠成飞机,然后放飞,这样,心中畏惧的事情,人生卡住的一页,就可以随之放飞。我以前胆小、软弱,害怕的事情就是最在乎的人的离开和否定,但当我失去自己曾在乎的人,当他远离我到他的观点不再被我感知,我却突然发现自己原来,可以飞翔,是啊,有时候,孤独,让我们无所畏惧,但这架托着“最害怕的事情”的飞机,不能一直流浪,它也会迷失方向,但愿在合适的时候,出现的那个人,能给我们长久的陪伴和默默的支持,温暖我们,寂静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