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后,“地摊”一词迅速走红,仿佛一夜间就充盈了整个网络空间,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地摊文化”、“摆摊策略”等相关内容随即风生水起,而我的语文同行,更是与时俱进,“如何摆地摊”的网上课程已经开课了。
“地摊”可不是什么新生名词,它的发展历史由来已久。
看那集上,人烟稠密,店面虽不多,两边摆地摊,售卖农家器具及乡下日用物件的,不一而足。
这是清代刘鄂在《老残游记》中对“地摊”的描绘。
我国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上面活跃的贩夫走卒、地摊小店也可以证明“地摊经济”自古有之,这种古老商品交易方式,是人类生活需求的产物,有其特有的文化底蕴。
改革开放之初,“练摊”曾经让一部分人迈出了自主创业的第一步,并富了起来。后来,随着城市管理整洁化、简洁化的要求,”地摊”在人们的生活逐渐消失。
疫情之下,国家再次激活“地摊经济”,是特殊时期的保民生之举。总理说,保留地摊经济,给底层民众一点温暖!
摆地摊,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方式,更是一种市井文化。逛地摊,当然也是一种乐趣。
以往最不喜欢热闹的我,最近一反常态,几乎每天晚上都和先生一起外出,感受夜市的摩肩接踵。
听着摆摊人的吆喝叫卖,看着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你来我往中,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相比疫情严峻时期的萧疏冷清,此时的热闹情景让人心生感动,地摊经济的重启,让因疫情一度低迷的城市重新焕发了生机。
有道是“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有着语言无法抵达的美好。
环顾四周,大多数人依旧规规矩矩佩戴口罩,也有一部分人没有佩戴。煎熬了几个月了,适时放松下也好。
但疫情风险依然还在,北京新增的两例本土病例提醒着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为安全起见,我和先生尽量选择人员相对稀疏之地只做短暂停留。
我最爱逛的是“吃摊”。
炎炎夏日的黄昏,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人们纷纷来到步行街美食摊位觅食。
炒粉、新疆大串、无骨鸡柳、炸臭豆腐、串串薯片、铁板鱿鱼、大刀凉皮、鸭血粉丝汤、麦乐炸鸡、螺蛳粉……多少人间美味,尽在地摊中。
虽然我算不上“吃货”,消化系统也不允许我随心所欲。但看着别人大饱口福也是一种享受,当然,更是一种折磨。
小摊老板们技术娴熟,蘸、刷、撒、烤、翻样样不在话下。人们或成双结对,或三五成群,吹着夜风,吃着美食,喝点小酒……再大的难关都过得去!
此情此景,让我也萌生了练摊的念头,可是,卖点儿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