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嘲农家乐审美的乾隆皇帝,竟然有位英国知音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艺术的研究和传播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浪漫主义精神,每一个收藏家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引自《高卢珺语录》


1935年11月28日,一位英国绅士,带着英国国王乔治和王后参观着伦敦英国皇家艺术院伯灵顿展厅里展出的中国艺术品。国王和王后负手跟在他的身后,就像是好奇又听话的学生。这位绅士也津津有味的讲解着中国艺术品:这是宋官窑玉壶春瓶,那是“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被巴黎红楼的主人卢芹斋盗卖至美国,有兴趣请留言,之后可以讲讲)

被评为全场最佳展品的宋官窑玉壶春瓶


被评为全场最佳展品的宋官窑玉壶春瓶


展览汇集了当时全世界最精品的中国文物——故宫博物馆、中央研究院考古所、河南省博物馆、中国的私人收藏,甚至是晚清以来收购中国文物的海外私人藏家都借出了展品。规模之大,展品之精,直到今天都无法再重现。

而这次展览不仅让外国人第一次欣赏到了真正的中国艺术品,与以往欧洲人想象和重构中国的艺术大不相同,刷新了中国艺术的形象,促进了真正的中国艺术的海外传播。同时也让随行参加展览的中国文物专家得以窥见晚清以来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系统的盘点了二十世纪初流失海外的中国艺术品。

这次中国艺术国际博览会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正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而那位英国绅士——斐西瓦乐·大维德爵士。

斐西瓦乐·大维德(右)与中国文物专家唐惜芬(左)在检查文物


而他又是如何与中国艺术结下不解之缘的呢?

时间要回到1913年。年仅21岁的斐西瓦乐·大维德(以下简称大维德)刚刚从印度移居伦敦,进入剑桥大学学习法律,为以后子承父业做准备。欧洲自大航海时代以来,便从中国源源不断的进口各种艺术品,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中国陶瓷。而到了19世纪末,伦敦成为了海外中国艺术研究与收藏的中心,各种关于中国艺术的著作不断涌现。大维德自然受到了这种氛围的感染,很快便开始收藏起中国瓷器,随着对中国文化艺术了解的深入,他不满足于仅从伦敦的二道贩子手里购买中国艺术品,他决定要前往中国,深入研究中国文化,收藏中国艺术品。

1924年他来到北京。凭借沙逊家族在远东地区的生意网络和人脉关系,他轻松获得了当时故宫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许可,进入故宫学习鉴赏中国艺术品。

上海沙逊大厦,今和平饭店

而大维德在收藏上的引路人正是如今被我们吐槽为“农家乐审美”的乾隆皇帝。环顾如今的拍卖市场,乾隆皇帝时期的精品瓷器,就算只是残器,哪一件不是被拍出天价。

在得知乾隆皇帝御笔题词的瓷器居然被不肖子孙溥仪抵押给盐业银行之后, 大维德不顾其他觊觎这批文物收藏家的威胁, 几经周折与盐业银行达成一致, 购买了其中40多件清宫旧藏的精品。其中就有乾隆御题的瓷器20件左右, 大部分御题藏品出自这批银行出售的清宫旧藏。

北宋,天青釉撇口宫碗。尺寸:高 7.1cm;直径 16.9cm;足径 7.5cm;重量 0.35kg。附刻乾隆御题:均窑都出脩内司,至今盤多椀艱致。内府藏盤數近百,椀則晨星見一二。何物不可窮其理,椀大難藏盤小易,於斯亦當知懼哉,愈大愈難守其器。乾隆丙午御題
北宋,天青釉葵花盏托,尺寸:高 6.5cm;直径 17cm




这批精品古董瓷器构成了大维德收藏的重要基础,在上文提到的1935年中国艺术国际博览会上,大维德也将这批藏品拿出来参展。其中,宋官窑玉壶春瓶被评为全场最佳展品,上了杂志封面。富有、热心、眼光独到,这是大维德作为收藏家的一面。

大维德到故宫学习之后,看到当时的故宫文物管理十分混乱,于是倾尽自己所学,帮助故宫清点和分类入册文物,更是受到英国兴起的博物馆学的影响,赞助并组织了第一次故宫珍宝展,使得平民百姓得以一睹皇家珍宝,并出版展览图册,这也让民初的文物贩子的造假技术因此更进一步。

1929年,故宫正式聘请大维德为顾问。1935年,大维德成功组织、策划了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博览会。这是他作为展览策划人的高光时刻。

自从购得清宫旧藏后,大维德开始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瓷器,特别是官窑瓷器。他继承了中国文人鉴赏的传统,不仅仅是欣赏藏品本身,也努力考证他们也考证它们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传承递藏过程。

大维德书法,抒发了他得到一件哥窑器之后的得意之情


他对收藏的每件器物及其流传过程都做了相关考证,并将器物上的款识翻译成英文。1934年由霍蒲孙(Robert Lockhart Hobson)编著的《大维德所藏中国陶瓷图录》中每件器物详细的说明文字都是由其亲自提供。此后也发表过多篇中国瓷器的学术论文。真正做到了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1950年,他向伦敦大学捐赠他的图书馆与全部藏品,成立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此后,此处便由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托管,成为了集展览、阅读、学习为一体的中国艺术研究中心。2009年,大英博物馆95号“中国陶瓷”展厅开放,开启了大维德基金会藏中国艺术品在大英博物馆的“长期借展”之旅。

清末民初,风雨飘摇,人命都难以保全,何况是古董艺术品。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王圆篆出卖敦煌经卷、孙殿英盗东陵,就连末代皇帝溥仪出宫时也带走不少清宫藏品。

如果大维德是火烧圆明园的劫掠者,我也许不会提到他,甚至会唾弃他,但他却是一位真正的热爱中国古董陶瓷艺术的收藏家,为中国文物的保存、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才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在法国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笔者接触过形形色色的收藏家、古董商。其中不乏跟风买家,但更有令人敬佩的藏家,就像大维德那样专业并且敬业的人士,不仅自己热爱,还乐于分享。他们通过不断地拓展人类对古代艺术的认知的边界,立志要在身后把自己的收藏捐献给博物馆,而这些前辈正是吾辈学人的榜样。

需要1935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博览会的展览手册及老照片等一手资料的朋友,请不分组分享我们的文章到朋友圈,发送分享文章的截图以及关键词 1935到高卢艺文志公众号对话框,即可收获资料链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761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953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998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48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130评论 4 35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4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5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36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510评论 1 29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601评论 2 31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76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47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613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11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91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32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39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