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情绪大战”在我们母女中蔓延着……
因为有了口角丈夫一个“都干什么去了”把我们从硝烟中拉回原地。我瞪眼看他,委屈系上心头。差点又说那句“你管,我不管”。
“哪来的书,从小饭桌拿的?”
她无所谓的回答。
“阿姨同意了吗?”她不说。
于是猜疑笼罩我的脑子里 …… “你不会没经别人同意自己喜欢就拿了吧?”
她嘻嘻笑。
此时,情景剧场如同不用彩排的一样,我们又是一场教育与唠叨,反驳和沉默的抗拒。 “吃东西不要在沙发上吃,撒的都是。” 知道啦!
“今天,写日志了读经典了吗?” 啊呀,你一看我空闲就找事儿!
“能帮忙洗锅吗?” 我扫地。
终于,每天的共处时间被我们用做互相置气,我情绪的吞攒让我痛感失望。无助感遍布全身。
孩子无论是有意还是无心的顶嘴,家人对我的误解和无助;有时,真的让我难以平复心情。
总要有几天心情难以控制,压抑的背后是没有人真正的理解我的“所作所为”。
“为你好”我没说过,倒是挺多道理在孩子耳畔不停的殷饶。我反思、我后悔、我改过。
“努力改变”只源于我很快的接受了“问题的存在”,我要迫切的改变自己。造化弄人,我的毅力才够勉强维持三个月。
发现问题,先解决我该怎么开始……
拿出我的记事本,我开始记录我们每天共处时间内我们做了什么?
①我们回家总是第一个拥抱对方。第一句问得话“你今天开心吗”。
②躺在沙发先浏览手机半个小时,谁都不说话。
③起身做饭,边督促孩子做作业。顺便问一下老公能帮忙吗。
④饭后,我开始我的业余爱好。孩子继续作业。
⑤九点半之后,督处她上床休息。给她讲故事,讲完继续我的业余爱好(写作)。
记录的每一天里,我发现我自己太忙于自己事情,我不在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我有时不问缘由只是停留在自己认为中。
一天,女儿问我:妈,你有时间陪我写作业吗?
“不好意思,我是不陪小学生写作业的,怕自己受不了。”
“可是,我就想让你在我身边。已经很长时间不陪我了。”
她在迫切中需要我去陪陪她。
我,到底在做什么?
反复的思考过后,时间从头到脚我都是放在哪了。爱人需要陪伴才有婚姻的坚固,亲人需要陪伴才有更多的温馨;孩子需要陪伴才有更多的幸福。
那些无助和委屈全成了一个个借口,想关心别人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时候,好心反而成了一种伤害。
我失望的望着镜子里自己,蜷曲在角落哭泣。忘记了我们都是互相需要爱的人。
谁没有深刻的痛哭过,即使你没有发出一点声音。我和女儿之间恰恰就是一次痛哭后的重新开始。
我不在强装自己坚强,我要告诉女儿:其实,我也有脆弱的时候。
我不要看似忙碌,我要解放自己的时间给自己一个空间。
我不在是一个人奋斗,我要家人都在一起。
我不要按部就班的生活,我要孩子陪我玩耍。
写到这里,我才发现原来真正需要陪伴的人――是我。我把自己孤立让自己孤独。不被别人烦扰却也找不到我们之间那些曾经流逝的欢乐。
再也不要对自己失望了,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