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下)
【二九五】自信良知,道体无二
先生曰:「孔子有鄙夫来问,未尝先有知识以应之,其心只空空而已;但叩他自知的是非两端,与之一剖决,鄙夫之心便已了然。鄙夫自知的是非,便是他本来天则,虽圣人聪明,如何可与增减得一毫?他只不能自信,夫子与之一剖决,便已竭尽无余了。若夫子与鄙夫言时,留得些子知识在,便是不能竭他的良知,道体即有二了。」
【译文】
先生说:“有村夫向孔子请教有关问题,孔子事先都是没有准备的,他的心是空空如也的;但他从普通人自己知道的是非两方面加以分析,普通人也就明白了。普通人所自知的是非,就是他本来就有的天理准则,即便是圣人的聪明睿智,也不能增加或减少一分一毫。普通人只是自信不足,孔子帮他一分析判断,他也就一下子明白了。如果孔子与他谈话时,不管鄙夫的具体情况,只从自己知道的和想说的出发,也许都对,但不能把鄙夫的良知激发出来,也就不能启发出他全然的良知,而道体将一分为二了。”
释疑:
人人皆有良知在,此心恻怛自灵明。晦暗皆因私欲遮,良知一照天地清。
“灵明”良知,充天塞地,然“未开显”时,虽“充天塞地”,因“未全开全显”而“未全知全见”,后天习染不同,局限障蔽有别,故每个人“那一点点儿灵明”的知见迥然各异。“心灵”“灵明”开显有别,每个人的心灵开显程度不同,故每个人的“境界”不同。境界不同,则局限不同;局限不同,则所知所见认知不同。
良知本然,无知而无不知。然“所知”非“本知”,“本知”自知自信,何须“所知”作答?自恃博学聪明之人,擅广闻博见,擅经验输出,然囿于文字、不及精义,“所知”有蔽,学知无涯,知见有别,怎可“以己之知”解“问人之知”?
圣人只是心如明镜,照见自己,有意无意间也会照见别人。己知即人知,人知即己知。以己心之良知来和人对话,由至诚之心由衷而发,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并不要求自己有什么知识,只是要让别人都相信他自己的良知就可以了。你改变不了别人,除非他自己改变自己。如果用外在的强制力来让一个人改变,还不如让他的内心自发地改变来得深刻多了。
良知本知,生发同源,何分圣鄙?心性活泼,鸢飞鱼跃。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圣人不预先讲求,只是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是故圣人明了以心印心,心心相印,才是本来,所谓至诚通神,因为良知即道,一也。
虚极之,静笃之,圣人叩其两端,只是个引发,人人良知本具,极处自能了然是非。
圣人不着任何意思在里边,若然着了,即便些许,也不能使人良知尽竭,自然疑惑重重,不得自知。
精讲摘要:
鄙夫只是不能自信其良知,不能走向自由的状态,得等夫子给他做一个剖决,他就能看明白、看清了。如果孔子与鄙夫说时,不管鄙夫的具体情况,只从自己知道的和想说的出发,也许都对,但不能把鄙夫的良知激发出来,不能尽他的良知。而孔子心空空的,不自我中心,而让对方说,激发对方的良知,这样做,才是道体合一的。
批注:
①语本《论语·子罕篇》:“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第八章》)
②空空:儒家的空是物来顺应物去不留,不迎不随不逐物,无私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③叩他……两端。《论语,子罕篇》第九,第七章,子曰:“有鄙夫间于我,空空(虚心)如也。我叩(发动)其两端(始终本末)而竭(无所不尽)焉。”
④参见《别张常甫序》:“古之君子,惟有所不知也,而后能知之。后之君子,惟无所不知,是以容有不知也。夫道有本而学有要,是非之辩精矣,义利之间微矣,斯吾未之能信焉。曷亦姑无以为知之也,而姑疑之,而姑思之乎?”(《全书》卷七)
净心斋笔录
2023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