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好多好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是道理讲错了,还是你做错了。
输入好多好信息,但认知却不见改变。
是信息弄错了,还是你学错了。
学了好多好知识,却依然不会学习。
来重新认识,学习的正确姿势。
误区一:追求干货的学
「三招破解人脉难题」,「十分钟读完一本书」,「21天克服拖延」。
看到这些干货标题,仍不住点击,看完会收获满满,但到头来也大多没有什么改变。
成人学习是你的主动选择,要克服大脑设下的屏障。
在从被动转向主动的途中,大脑会释放出一些错误的信号,称为 元认知错觉。
元认知是对自身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进行判断或评估的过程,元认知决定了你如何开展学习。
人类大脑容量有限,爱走捷径,存在普遍的元认知错觉,与学习的效果冲突。
认知科学家普遍发现,人类并不能很好地区分“记住了”与“学会了”,因为大脑是如此善于欺骗人类自己,他们总是倾向于将“记得”的东西,当作“学会了”的内容。
这种错觉,体现为你的大脑常常对一些本来不应该产生知晓感的词汇、学习的内容产生知晓感。
并不是说干货不好,而是干货容易触发这种错误的知晓感,如果仅仅停留在知晓感上,误以为学会了,很难真正进步。
认知科学家 比约克( Robert Allen Bjork ),通过研究,颠覆了人们这种常识,揭示了学习的本质规律。
他认为,人们的工作记忆是无限容量,都会写入到大脑硬盘上。但是,这些硬盘上的资讯会相互竞争。
他区分了存储优势( Storage strength ) 和 提取优势 ( Retrieval Strength ) 两种。他的实验发现与人们常识相反的结论:存储优势与提取优势是负相关。
这句话的意思是:存入记忆容易,提取出来会不容易;反之,如果你有些吃力地存入,那么,提取会更牢。
学习时,越舒服,效果越差,越艰难,效果越好。知识和食物不同,精加工反而阻碍吸收。
比约克的建议是增加必要难度( Desirable Difficulty ),如果你有些吃力地提取,那么,记忆会更好,存储更好。以感受困难的方式来学习,比较起感觉相对轻松的学习来说,其长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比如,课堂上写笔记,太容易了,所以,略微增加一下难度,比如晚上回到宿舍再写笔记。这样的存储最靠谱了。也就是,未来那些竞争的记忆片段,你有些困难地写入,会记得更好、真正学会。
必要难度来自主动思考。
在 玛琳·多克托罗( Marleen Doctorow )、维特洛克 ( M.c.Wittrock ) 和卡罗琳·马克斯 ( Carolyn Marks ) 合作的研究中,要求高中生阅读一个由几个段落构成的故事,或者阅读每一段故事之后写一句总结的话。
随后的理解测试得出如下结论:已经写过总结句的学生的得分,要比未写总结句的控制组的得分高出一个标准差。
必要难度也来自于刻意的测试。
就像芒格所说的一样:「不管你喜不喜欢,必须掌握到能通过测试的水平,能常规应用其最基本的内容,尤其是那些比自己所处专业更为基础的学科。」
离开了校园,离开了老师,更需要给学习增添必要难度。
记忆是知识燃烧之后留下的余烬,学会学习从这里开始。
误区二:集中突击的学
在学校中,考前的突击,事半功倍,但工作技能掌握时,却渐渐无从下手。
你高估了自己突击时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科林·韦尔 ( Colin Wate ) 于2008年指出,看一眼就能记住只是你的一种错觉。你记住的画面细节远远少于自认为记住的。
虽然我们都同意一图胜万言,但事实是,你看到的大部分信息都会从感知记忆中迅速消失,并且不会留下任何印迹。你无法回忆起那些最初就没有被记住的细节。
大脑还会高估一心一意的作用。
同样是 比约克 教授( Bjork ) 和他的合作者,研究了两种学习方式。同一类别样例连续呈现称为集中学习 ( Blocked Study ),不同类别样例连续呈现称为 间隔学习 ( Interleaved Study ) 。
大量研究发现,样例呈现顺序影响类别学习成绩。结果发现间隔学习的分类成绩显著高于集中学习。
间隔学习成绩 优于集中学习的现象称为间隔效应 ( Interleaving Effect ) 。
汉斯曼( Hintzman )等学者认为当学习者长时间加工某一学习项目时,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学习者对该项目的熟悉度不断增加而产生习惯化行为,导致学习者在该项目上分配的认知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地下降。
相反,间隔学习方式下学习者连续学习不同类别的不同样例,样例之间的相似性较低,对学习者而言每个样例都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学习者的注意资源分配不易产生衰减的趋势。
故间隔学习方式下学习者分配的注意资源多于集中学习, 导致学习成绩更优。
有意思的是,测验结束后询问参与者「您认为集中学习和间隔学习哪种方式能够使你学得更好?集中学习、间隔学习还是一样多」。
结果发现,78% 的被试报告集中学习使自己学习地更好,这与实际分类成绩恰好相反。
这表明学习者对间隔效应不敏感,又是一种元认知错觉,常识与效果又一次冲突。
大脑爱比较,间隔学习比集中学习能够更好地获得学习效果。
我有个习惯,出门不只带一本书,而是带两到三本,阅读时交替进行。当一本书出现阻力,切换一本,往往能再次激活自己。
日本人文学者 梅棹忠夫在《智识的生产技术》中提出一种巧妙的堆读法:阅读完毕,做完划线标记的书籍,暂时堆放在书房的写字台上积存一段时间。
在相隔几天甚至几周后,再按照划线做笔记。在这期间,一本本的书就堆积存放在自己的眼前。
第一次阅读的体验,渐渐脱水淡化,对于该书的看法就会冷静很多。采用这种做法之后,实际是将一本书阅读了两遍。不过第二遍的阅读效率极高,等于是在很短时间内,牢牢抓住了关键所在。
慢慢来,持续学,不但更多,而且更牢。学会学习,需要相信时间。
误区三:由易到难的学
离开学校后,还有没有由易到难、按部就班的升级阶梯。
遇到难书,是不是下意识会去寻求一些扶手,寻求一些简化。
但恰恰,这是一个误区,读了一本容易的书,再读难的书会以为更理想,但这是南辕北辙。
我们都大大低估了你的大脑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一旦大脑被错误的思想占领,你想清除,太难了。
在学习的内容选择上,不要追求简单,你设定的标准决定你的人生。
更好的做法是,不追求读完一本书的那种成就感。利用间隔效应,拿难的书多读几遍,每一轮有每一轮的收获。难的课程,多上几次,上几次什么都明白了。
成年人面对的学习是复杂、多变、模糊的,由易到难的界定会很模糊。
重要的不是能学什么,而是明确你想要什么,再想办法去达成。
成人的学习和学校不同,需要探索,追求见识,也需要利用,融入情境,两者交替前进。
认知成长要往上看,靠榜样、靠见到足够多的好东西,才能优化你的模式。
如《人生模式》中所述,按照社会比较理论,人都喜欢比自己水准更高的人来往。但有一个特殊族群例外,历史上的智者,你可以用书本和他们建立人脉。
人很难在同一时间相遇,却容易在同一个地点相见。与不同时空的智者促膝谈心,认识到差距,你的见识自然增长。
成年人的技能往往是场景导向的,培养自己的场景导向的技能更重要。
认知科学近二十年研究发现:学习不要一个概念一个概念地学习,而是在情境中反复交织、多个主题学习。比如裁缝出师并不是已经练习了一万小时,而是能够缝制出足够好的衣服。
莱夫和温格1991年在《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中提出,学习不是为了一个象征性的目标(比如证书),而是为了完成任务。
学习是从相对容易、出错后也不会付出太大代价的技能开始,从边缘参与到充分参与的过程。与工作实践不可分割,学徒长期正式参与工作。由于这种正式性,很少使用测验、表扬或批评,对能力的评价是在工作场景中自然、持续地进行的。
在实际情境中汲取技能,而不是奋斗一个自己不知道的目标。
探索和利用交替进行,学习不是爬楼梯,学习是滚雪球。
攀登上一座高峰,自然向往下一座高峰。
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用科学来武装自己,改变自然的自我评价。
今天谈的都是反常识,唯有不断践行,才能破除元认知错误,找到新的感觉。
学会学习,获得自我的增强。
心灵的第二次诞生,没有多年的深读是不可能的。
教育心理学家 梅耶 ( Richard E. Mayer ) 提出:学习是指由经验引起的学习者知识的变化。
学习是在于环境的互动时产生,是发生在学习者内部的一种相对持久的变化,变化是学习的核心。
学会学习,得到环境的适应。
人是简单的,而人的行为的复杂性是其所处环境的复杂性的反映。
儿童心理学家 皮亚杰( Jean Piaget )认为,人类建构知识是为了适应环境以求生存。学习是人类强大的天赋本领。
成人的世界是复杂的,是模糊的,是易变的,学校的学习可以按部就班,但成人的学习需要扩大可能。
学会学习,拥有自己的快乐。
成人学习需要自主,强调实践,聚焦改变。
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现实世界没有客观的好坏,有的只是自己的边界,进入广阔的领域,是一种快乐。
学习是给自己制造必要的难度,善用间隔提高效率,从经典中获得见识,在实际情境中不断磨炼。
学会学习,成为更自由的学习者,让你的努力成为别人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