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父母越来越焦虑,担心阶层固化,想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一波波家长,争先恐后的给孩子报早教班,送孩子去几万块钱的夏令营,白花花的银子撒出去,眼都不眨一下。
其实这些家长不明白,与其为孩子报什么培训班,夏令营,还不如提升自身的能力,因为光靠孩子努力是不够的,想要子女跨越固有阶层,实现家庭的飞跃,需要父母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因为孩子真正的起跑线其实是家长本身。
一,家长的眼界决定孩子的未来
记得婆婆经常在家里为她的一个老姐妹魏阿姨抱不平,说如果她当年有机会上学,一定会考上大学,是个有出息的人。婆婆告诉我,魏阿姨小的时候十分聪明,爱看书,而且过目不忘,每次看到什么好看的故事便会说给她听。可是后来魏阿姨的父亲犯了错,被关进了监狱,全家老小突然没了经济来源,母亲不得已,只能让作为长姐的魏阿姨辍学干活,帮着妈妈贴补家用。虽然她的弟弟妹妹们上了学,但是却都没有魏阿姨聪明好学,最后家里一个大学生都没出来。现在魏阿姨一家姐妹弟兄都过得不算富裕,生活只能算是马马虎虎。
这就是五六十年代中国最典型的情况,在那个人人都不富裕的时代,因为家庭经济不好,父母让子女辍学的比比皆是,大人们都觉得,连口饭都吃不上了,还去上学有设么用?还不是早早下来,出去打工,还能给父母减轻些生活的负担。可就是因为父母的短视,让自己的子女失去了跃升固有阶层的机会,也让自己的家族一直都生活在底层无法自拔。
是父母亲手为子女关闭了通向上一个阶层的大门。
1948年,一个叫王淑贞的江苏女子,带着13个孩子,跟着富商丈夫举家迁居到台湾。第二年,这个富商在一次出海经商的时候,不幸遇难了。家里突然没有了经济支柱,王淑贞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去赚钱养家。她本是一个富太太,大小姐,却到富人家中做起了帮佣,下人。洗衣,做饭,家教,只要能做的事,她都去做,为的就是能苦苦撑起这个家。尽管家里经济拮据,王淑贞却没有让一个孩子辍学,她总是教育子女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就在家里快揭不开锅,全家都挤在郊区的一间陋室里,王淑贞依然让孩子往返十几里路去学校上学,一天都没有耽误。最后她的十三个子女都培养成了博士,,在科研,商业,经济等领域有所建树,其中的三个子女还获得了“美国十大杰出青年”。
她就是李昌钰博士的母亲。正是母亲的这种坚持,让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掉落阶层,也让她的整个家庭兴盛起来。
现在人们都说,如今寒门再难出贵子。是因为寒门没有钱吗?其实也不全是,父母的眼界决定着孩子的未来。李淑贞是富家千金,明白读书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她宁愿自己受苦,也要让孩子全部读书,不让孩子失去晋升阶层的机会,这就是父母的眼界。
二,想要实现阶层逆袭,需要一代一代的努力
现在很多父母最爱对孩子说的话就是“你要好好努力学习啊,我们这辈子就靠你了。”
表姐每次见到我都忍不住抱怨自家的娃,孩子读书不用功,大人干着急,孩子却像跟他没啥关系似的。说急了,他就撂一句“智商不够,我就那样了。”表姐就会被气的七窍生烟。我劝表姐说:“孩子大了,你说太多,只会惹他心烦,不如索性放手让他自己学,他或许反而会用心呢。而且这世上也不只有读书这一条道啊。”表姐说:“那哪行呢?我们大人当年没学出来,现在过得不如意,我们这辈子就靠他了,他不好好读书怎么行?”
是啊,大人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他好好学习,将来可以飞黄腾达。可是孩子往往是靠不住的,尤其是家族逆袭的事情。
2016年,哈佛大学教授帕特南和他的团队在花了数年时间,研究了107个美国出身于工人阶级和中上阶层的年轻人,出了一本书叫《我们的孩子》。
在这本书中,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相:代际之间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的多。
父母所处的阶层对下一代的影响远超我们的设想。这种影响往往不单纯表现在金钱上,还包括稳定的婚姻(安全感)、充裕的时间(陪伴)、强大的社会关系网(资源)、父母的教育学识(眼界)等等。
想要跨越阶层,便似家族的一场接力赛,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有人会说,很多学习不好的人,不是依然过得很富裕,甚至跻身中产阶级行列。其实他们不明白那种现象不过是在中国早年阶层流动没有固化时期。如今阶层通道正在收紧,底层人民越来越难跨越固有阶层的鸿沟。
北大清华农村学生的比例逐年下滑,去年北大农村学生的比例从原先的三层滑落到一层,清华2010年农村学生比例更低。
受过良好教育的富裕阶层子女更容易接受更高学历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