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秋水》
这一篇《秋水》里面,庄子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把人和大自然万物等同视之,大自然万物都遵循道,万物都是平等的。庄子这一篇里面,借用了北海之神和河伯的一系列对话,来阐述了自己的思想。
首先,我们来看看庄子如何论述人类的认知局限性的。庄子说,秋天的雨水多,随着季节的来临,小河溪流的水流入了黄河,黄河的水面很宽广,从河的这边看对岸,连对面的牛马都分辨不清楚。
于是黄河之神“河伯”就的得意洋洋,以为天下所有的美好都全在自己身上了,以为自己很宽广了。他顺着水流一路向东到了大海,朝大海的东面看过去,却看不到尽头。河伯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望着大海对“北海之神”感慨说,俗话说“听了很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这句话说的就是我呀,我曾经鄙视孔子的见识,轻视伯夷的义行,起初我不相信。现在我总是目睹了你难以穷尽的广大。我要是不到你这里来就糟糕了,我可能永远会被那些得道之人笑话。这里庄子通过黄河和大海进行了对比,看到一个人认知的局限性。就像庄子在《逍遥游》里面说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庄子继续用北海之神和河伯的对话,来阐述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北海之神说,我们不能和井底之蛙谈论大海,因为它受到了空间的限制;我们不能和夏天的虫谈论冰雪,因为它受到了时间的限制;我们不能和偏袒的人谈论道,因为他们受到了世俗礼教的束缚。
这就是庄子经典的:“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一个人的认知收到了时间、空间和经验的束缚,都是非常有限的。
北海之神继续对河伯说: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渺小,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像小米粒存在于大谷仓,世间万物有千万种,人只是其中一种,每个人和万物比起来,就像马身上的一根毫毛。
算算就知道,我们懂得的知识,远远不如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多,我们存在的时间,也远远不如我们不在人世的时间长,用极为有限的智慧去探究没有穷尽的境域,所以内心迷乱,而必然不能有所得。这就像庄子在《养生主》里面说的:”吾生也有崖,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并非说我们不应该追求知识,庄子只是想告诉我们,我们即便穷尽一生去追求,所获得的知识和智慧也是非常有限的。天地之大,是我们所不能了解的,每个人的存在都是非常渺小的,我们都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看到世界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