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的我们对试卷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我还记得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数学试卷突然新增了“应用题”题型,还硬性规定了要在正式解答前先写上一个“答:”。这类题的难度都不低,有的时候答不出来就变成只剩下一个“答:”孤零零的杵在那,很是凄凉。
后来的试卷题型五花八门,经典的有填空题、连线题、画图题、判断题、选择题、解答题,英语科目还独创了完形填空、短文改错等专用题型,更别提花样百出试题内容了。但毕竟我们都已身经百战,无论什么样的题都早已见怪不怪,游刃有余了。
记起高中时的数学高考模拟试卷特别的难,一开始我经常辛辛苦苦解决完前面十道选择题后才发现考试时间快没了最终只得匆匆交卷,分数一直很低。经过分析后发现原来罪魁祸首是第十道选择题,它的难度约等于倒数第二道大题的水平,我每次都会被这道题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于是我做了策略调整,每当做到第十道选择题的时候就限定自己最多只能花五分钟时间解答此题,超过时间做不出来立即放弃进入难度较低的第一道大题。当把卷面所有的简单和中等难度的题解决掉后,再回过头来用一些所谓前人总结的经验——诸如“三长一短选最短,三短一长选最长,长短不一要选B,参差不齐就选D”此类的,搞定难度较高的选择题,最终大题则一般都会选择放弃。
因为对时间进行了有效分配,加上自带缜密思维和些许运气,我的得分可以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多年后回顾这段经历,一开始我是在用解答题的思维做选择题。这是一种“实诚 ”的做法,但在时间不怎么充裕的考场上,这明显算不上好策略。后来通过对题型的分析判断和难度评估,用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来保证“会做的题必不会做错”,再用较少的时间对耗时较多的题目尽可能的抢夺得分点,说白了就是“蒙”。
这种策略能使资质中等的考生也能达到分数最大化的效果。不过由于并不具备真正的硬实力,很容易就触及分数的天花板,始终无法再上一个层次。尽管如此,我仍然一度还洋洋自得自己是个“考试能手”,沉浸在膨胀的自我中。
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如果一直这么做倒也没什么不良的效果,可是如果把眼界放大来看,把整个人生看作一张试卷,那么我还能通过这种“取巧”的方式取得满意的分数吗?
人生考场中有这样两类考生。
一类是解答题高手。这类考生擅长解决问题,只要问题摆在面前,就会不假思索地起干劲埋头解题,不解出来不罢休。
另一类是选择题高手。他们不会轻易做选择,在动手前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分析、评估考题和选项,继而借助工具和经验做出最终决断。
人生考场不是普通考场,我们所遇到的每一道题并非都是经由权威专家千挑万选出来的“好题”,也就是说在解题前先判断这道题是否值得倾注大量时间精力去做非常重要。
人生这张试卷充满了太多的未知数,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做选择题。
解答题高手在重大的抉择路口前,不愿倾注时间精力做分析,含糊一下就随便做了选择。运气好的蒙对了,一路干下去,成为了成功的匠人。运气稍差的,即便再怎么充满干劲努力工作,最终迎来的可能是无数次的失败打击。其实对于这类考生来说,在一生这个较大的时间跨度上,是值得花时间为每一次的人生重大抉择做完整的分析与评估的,如此这样大抵上这份试卷得分也不至于会太低。
但光是会选择而不擅长解答也多半徒劳无功。选择题高手明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但却因执行能力不足,依旧每每不得享受成功的果实。他们需要磨练技能,需要更多的积攒经验,方能成就不凡人生。
然而现实是,大多数解答题高手都无法成为选择题高手,反之亦是。所以最佳策略应该是先花时间剖析自我,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类考生,然后找到那个互补的人组成团队,这样就成为了一个坚实的整体。
这样的组合既擅长做选择,做出选择后还能高质量的执行下去,这便是成功团队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