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下,“三观不合,不必强融”的价值观很流行,它让我们活得的肆意,洒脱,轻松。颇有“大步朝天,各走一边”的快活。我也曾深以为然。
结婚纪念日时,老公送了我一只有点小贵的手包,和一大束玫瑰。被幸福冲昏头脑的我,忍不住得瑟,发了一条朋友圈。
第二天,办公室的几个女同事聚在一起,纷纷祝福,表示羡慕,嫉妒,不恨。王老师,不合时宜的说:送啥包呀花呀,还不如直接给钱呢,浪漫能吃吗?
我笑了笑,感到惊讶,错愕,不知道说什么,被噎住了,正当我略感尴尬时,杨老师接过茬说:浪漫是不能吃,王老师,你纪念日时记得让你老公送馒头和面包啊。
本是一件小事,却闻到了火药味儿。这就是三观不合了吧。
说起杨老师,漂亮能干,年纪不大,头脑精明,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管他们怎么想呢。这让有点滥好人的我,一度心生敬佩。
是啊,何必太在意别人嘴巴里的话呀,不理它就是了。宁与三观一致的人吵架,不与三观不合的人说话。这让我的生活少了太多烦恼,自动屏蔽掉了不同的声音,我一度以为这就是活出了自我。
2
一学期后,调换办公室,两个老师一组使用两张桌子对坐。结果,大伙儿都心照不宣的远离王老师和杨老师。
我突然明白了,坚持“三观不合,不必强融”的她俩,把自己给撇了出去,不是我们无法融入她们,而是她们无法融入大家。
如果过分强调三观不合,不必强融,不过是极度自我,拒绝接纳别人,回避矛盾的幌子而已。
俗话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人本来就是群居动物,一味的排外,终会将自己孤立。
我们每个人,都是各具特色的独立个体,脾气性格,行为习惯,虽然千差万别,但因为所接受的学校系统教育,以及社会大风向标是一致的,所以三观的大方向基本是统一的。
不能因为有一点不同的想法,就要将对方驱逐出自己的圈子,大可不必将三观不同,上升到真理和谬误之争,非你即他。
3
最近,综艺节目《妻子的浪漫旅行》很火。四位妻子结伴而行,从陌生到熟识。几期下来,网友开始站队,有人说谢娜做作,爱抢风头,拜高踩低;说应采儿的耿直,是情商低,语出伤人还不自知;陈丽莎对丈夫郭晓东毫无保留的付出,让网友倍加诟病;又说颖儿家庭地位低,老公不够疼她,还说四人中明显颖儿被排挤等等。
网友以自己的视角和价值观,对她们进行言语攻击。在各路阵营里,我看到了一股清流,有网友说:我觉得,她们四个都很好呀,各有各的特点,谢娜幽默,应采儿直率,程丽莎温柔,颖儿贤惠。看到这个评论,心里好舒服。
有人会说,这样没有立场,不就是和稀泥吗?这种人最没有意思了。其实不然,《论语》有言:君子和而不同。费孝通也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正与我们当下倡导的,建设和谐社会一致。
4
婆媳矛盾,几乎是每个家庭不可避免的,若处理不好,则后患无穷。小到引发婆媳吵架拌嘴,大到导致夫妻分道扬镳。
为什么呢?三观不合呗,很多年轻媳妇会这样说。消费观不同,审美观不同,育儿观不同,哪儿哪儿都不合,其他都可以,但教育孩子问题实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忍再忍,忍无可忍,于是婆媳大战开演,媳妇一气之下带着孩子回娘家避难去了。哼,三观不合,不必强融。
难道,回了娘家与自己的亲妈相处,育儿观念就完全一致吗?显然不是的,婆婆和妈是生活在同一个年代里的人,她们的思想观点大多是一致的,而且自己的妈还可能担任着别人婆婆的角色。那为什么你可以跟亲妈和平共处,就非得与婆婆大动干戈呢?
因为你信任自己的亲妈,当出现分歧时,你也愿意沟通解决,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不必强融,一走了之。说到底,是你不够珍惜婆媳之间的情分,相融最好,不融就罢。
也有人说,我跟自己的亲妈也融不到一起,不是对婆婆心存偏见。那我只能说,与婆婆不和,退到娘家,与亲妈不和,自己单过,总有一天,你将退无可退。
5
现在的九零后,零零后,多为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一大堆的六零后,七零后不同。他们身上本就更多一些自我,自私。
过分强调“三观不合,不必强融”,不是帮助他们更好的,找到志同道合的知己,反倒让他们不会与自己相处,不会与他人相处,不会与社会相处。
当然,你要明白三观不正,与三观不合不一样。希望我们既可以与众不同,也能够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