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典型的原型人物:耳朵根子软——齐襄王
耳根子软的人,特别容易受人影响,谁跟他说啥都能够听得进去。但是,下一秒有人跟他说相反的意见,他又能听得进去。所以,他的态度,决策,往往取决于谁是最后一个给他意见的。他的决策往哪里走,取决于谁离他最近,跟他在一起的时间更多。
原来我有听过这个词语,但没注意,现在看了这段历史,让我想起了以前遇到的一个老板,原本我以为是没有政治立场,上午听甲的,批评乙, 下午乙不服再反驳,晚上开会又批评甲,这或许就是耳根子软的一个特点。
在古代如果遇到这种老大,那真的是生死一念之间。至于在现代,应该又不一样。不管如何,关键在于懂没懂这个人性的特点,能不能按规律处事。
02,“履霜坚冰至”,或者讲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在《资治通鉴》里面到处都有这个示例。 鲁仲连怎么能一眼就看出来田单打不下打狄国? 本质都显化在表象里面,只是很多人没注意观察,包括田单自己。
田单原来用一个即墨这样的破城,几千的残兵能够击破万乘的燕国,收复齐国,那个时候做法是亲自在一线,拉仇恨,上下同欲,都抱着必死之心作战。 而准备攻打小小狄国的时候,他却有大量的家产,有生的快乐,没有死的意志。与士兵已经不能够同甘共苦了,所以打不下来。 这就是现象背后的本质,通过本质来判断一件事的演变会是怎样的。
这个在生活当中是很常用的。
比如,判断一个人能不能合伙,或者判断一个项目能不能做的好,要不要加入,那你就要了解合伙人的本质规律是什么? 不能讲符合了一定就能成功,但是,不符合,失败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所以可以避免很多损失。
合伙人的规律有“五大合”
第一,合思想
第二,合追求
第三,合能力
第四,合权力
第五,合分配
前两个讲的是精神层面,价值观,思想是不是一致的,比如你是长期主义者, 他是短时主义者, 你想把事业做得更长一点,看的是远期的大利,所以愿意继续投入。对方是小富即安,赚了钱就想全分掉。 那么这样就只能合作,就不能成为合伙人,不然成为股东,那就有你受的了。
第三个是合能力,就是要求能力互补,比如有人擅长战略,有人擅长营销策划,有人擅长技术,或者销售等,这是互补的, 你有的刚好是我所缺的。 如果大家都是搞销售的,你会的我也会,你不会的我也不会, 这就导致整体能力有缺失,或者能力拥挤。这不算一个很好的团队,如果没有合理价值分配机制,以后会出问题
以前有几位高管同事离职,准备单干,约我一起,我问了一个问题:你们谁当老大?他们说这个事情以后再讲。以后再讲就没有以后了。后来他们经营了一年分开了, 搞得心情疲惫,与他们分别交流的时候,都说合作不好,不是一个人干。 这个问题的本质不是合伙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合伙人的规律没人看透,合伙做事的底层逻辑没有, 分手是必然的。
还有一个案例就是,一家小公司,举全部力量投入研发了一款新的产品,老板信心满满,未来公司市值要做到300亿以上。在一次的产品说明会上(内部的),看到了公司的发展规划,推演的市场前景,细分下来每年能做到什么样的规模等等, 但我发现少了一个东西,就是对于人才的培养没有。 这可是战略的重要板块。 再好的产品,没有人才做支撑,都是虚的。并且,要把这个事情干成,也不能靠某一两个高手加盟,那是不长久的, 如果高手一离开,这事就不好干了。 所以内部的人才机制,人才培育的计划要有。 我没有看出来老板有建立自己黄埔军校的意思,最后没有参与。 这个项目正式推出来不到半年时间,就放弃掉了。
见微知著,履霜坚冰至,都是告诉我们一种规律,推演出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未来将要变成什么样子。 老话讲的“三岁看老”也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