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严红玉
1
经常坐我车的朋友都惊奇我的“奇葩”。
因为我开车时,不能和我聊天,特别是过红绿灯时。否则,明明红灯也会视而不见、华丽丽的穿过,而若是在等红灯时聊天,若后面没有喇叭声催促,会错过绿灯到下一次红灯。
闺蜜娟从前总说,我们幸运地生活在5公里幸福圈内。那时经常相约晚饭后散步,一般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那时让娟最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崩溃的是,如果我要打电话或者是短信,必定会站立,停下来回复或站着打完电话以后才继续往前走。
先生一直也想不通我:为什么每次哪怕换床单这么简单的事,只要开口,就会停手。总是不能一边换床单一边聊天。明明一个是用手,一个是用口,根本互不干扰嘛,为什么就不能同时进行呢?
诸如此类种种质疑多了,我就多了几个标签:一根筋、单线程。
久了,我也有了固定思维模式,默认了自己“操作系统缺陷”,相当于早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微软的DOS,单任务操作系统。甚至对于这个“缺陷”,一度感到非常遗憾委屈:我活的一辈子,别人可以活几辈子呢。
2
读李笑来《把时间当朋友》,方知如此状况,无非是:
- 不够熟练。车技不够好、家务做得少……
- 轻易接受了给自己贴标签、订框框。
- 缺乏对有些任务完全一心可以二用的认识。
- 时间的统筹运用,中学物理中有“并联、串联”的概念掌握得不不好。
华罗庚先生曾经用烧水泡茶为例说明过这个问题:
办法甲:洗好开水壶,灌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候,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烧开了,泡茶喝。
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开水壶,洗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等待水开,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壶杯,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更充分利用时间呢?
谁都能看出第一种办法最好。原因很简单:有些任务被并行处理了。
3
我的输入设备不少:眼、耳、鼻、舌、身.上帝给了我这么多的输入设备,凭什么我就不能多管齐下,齐头并进、提高效率呢,人人都需要多操作系统啊!
生活中,有些事情需要专注,又或者因时间先后顺序,只能也必须串联。
但同样,有很多事情,比如家务,跑步,并不需要耗费专注力,则完全可以尝试并联,也即通常所说的平行事件。
4
怎么做?
养成习惯,刻意练习阶段,可以把要做的事情用纸笔写下,这样可以比较容易分辨哪些任务简单而机械,哪些相对复杂而灵活。然后,尝试把非机械的任务和机械的任务搭配起来完成。举几个目前我自己的例子。
同一时间多任务并行
泡脚的同时,敷面膜、写晨间日记。我一般在早上泡脚,其时万籁俱寂。泡脚和面膜做好准备后,不再耗费注意力,这时并联晨间日记,做计划和昨日反思。
跑步+喜马拉雅课程学习;
写文章+听音乐;
做早餐+得到音频;
效果很不错哦!
同一任务多线程并行
对于同一个任务,也可以多线程并行,效率高效果好。比如和宝贝一起共读经典。
最初的时候没有找到方法。执拗地执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犹记当初单线程每天读《论语》画正字,以至于读到要吐的境地,以至于再也无法前行。
当有一天找到137方法并实践,才真正把“亲子读经”持续下来,真正体悟了什么叫“爱非坚持”,不用靠意志力去坚持。
所谓多线程,就是忘记古老的教诲——“此未终彼勿起”,几本经典同时并进,比如现在我们是《诗经》+《道德经》+《成语接龙》,每一本读五六分钟左右,刚刚开始有点厌倦、审美疲劳,又换成了新的一本新鲜出炉,始终保持胃口,如同好的饮食搭配:荤素搭配,再加上汤。简单可行。
多项目时间切片并行
让自己拥有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另一个方法是“切分自己的时间”。有点象学生时代多科目并进。学习时间管理地后,善用“番茄工作法”,把时间切分成若干个番茄钟(25+5),25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为一个完整的番茄时间。一个番茄钟为一个时间片,然后象计算机处理器一样处理任务。4个番茄成一组,一次大休30分钟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时也可以并行各个任务,并且能够保持高效状态。
5
于是,我渐渐告别了我的那些标签。即便开车时,我仍然不能自如聊天。
打破思维里的墙,刻意练习人人都可以是“多任务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