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呼兰河,这个中国几乎最北的小城。一年有半年都呼呼地刮着西北风,大地冻得开裂。生、老、病、死就是小城百姓的全部。生命轻贱抵不过一碗薄粥。
这小城里,住着萧红和她的祖父。
1911年的东北,重男轻女的封建观念像冰冻几尺的寒冰,顽固地存在着。
萧红的出生被父亲认为是“无用的”。成长的过程里,可想而知受尽冷遇。父母温情,似乎从来未出现在萧红的生命里。
而人生的几乎全部爱与温暖,都是祖父给予的。在祖父的菜园子里,萧红是自由的。
这份深厚的爱,温暖了萧红一生。
萧红18岁时,祖父去世。父亲将她软禁在家,并强行替她与同城的汪家订了亲。
1930年,萧红漏夜出走,逃到了北京。
谁知她的未婚夫汪恩甲一路追到北京,向萧红表露心迹,并承诺支持她念书。
萧红答应了。并于1931年与汪恩甲私奔到哈尔滨,入住东兴顺旅馆。
一年后,借口回家取钱的汪恩甲一去不回。剩下已怀有身孕的萧红,独自面对偌大的城市和巨额的债务。
02
走投无路的萧红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副刊》求助。主编裴馨园多次派萧军到旅馆给她送书刊。
短短的几次接触,却让萧军爱上了这个气质独特,骨子里有致命吸引力的女子。
1932年,松花江决堤,洪水淹没了哈尔滨。萧军划着一条小船,逆水而来,将被软禁的萧红救出旅馆。这一刻的萧军,是她的盖世英雄。
几天后,萧红住院分娩,后因无力抚养,将孩子送人。
之后的岁月里,战火硝烟,二萧相互依偎。日子一直清苦,但萧红从未抱怨。
在两部演绎萧红传奇人生的电影(《萧红》、《黄金时代》)里都对二萧这段时光里的相依为命、肝胆相照做了生动的还原。
这时的二萧是真诚热烈地爱着的。
1933年,萧红写作《弃儿》,并与萧军合作散文集《跋涉》。自此正式踏上文学征程。
由于《跋涉》歌颂并鼓励人民觉醒,揭露了日伪统治下的东北黑暗,二萧被特务机关注意。为避免被迫害,1934年,二人逃到了青岛。
在青岛,萧红完成了中篇小说《生死场》,并得到鲁迅先生的书信指导与鼓励。同年底,二萧抵达上海,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
鲁迅与许广平两人不仅在写作上为萧红指导,并且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关照着她的生活,还介绍茅盾、聂弓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给她认识。
对萧红来说,鲁迅是祖父般的存在。
在萧红的生命中,除了祖父,鲁迅先生是为数不多、对她赞赏有加的人。
1935年,《生死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在上海出版,署名萧红。
鲁迅为之作序,称“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萧红一举成名。
03
萧红的成名让她与萧军本就矛盾重重的感情出现更深的危机。
萧军是习武之人,善于英雄救美,但对女性敏感的内心缺乏应有的关注和包容,又处处留情,对于从小安全感匮乏的萧红来说,萧军一次次的背叛,无异于心的酷刑。
何况在文学上,萧军并不能理解和欣赏萧红,对于鲁迅先生更加认可萧红的才华,萧军内心是不服的。
为了寻得内心安宁,缓解与萧军的矛盾,1936年,萧红只身前往日本休养。
从她与萧军这一时期的通信中可以看出,萧红在东京虽然孤寂,但她是享受这份带着异国疏离感的自由的,这是属于她自己的“黄金时代”。
1937年萧红回国,到上海万国公墓拜谒鲁迅先生。写下《拜墓诗——为鲁迅先生》,并参与了《鲁迅先生纪念集》的资料收集工作。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萧红、萧军撤往武汉。在武汉,二人结识了同是东北籍的作家端木蕻良等人,并形成了一个现代文学史上很有影响力的“东北作家群”。期间,萧红创作了《天空的点缀》《在东京》等散文,声援抗日宣传。
1938年,萧红、端木、萧军三人来到延安。
萧军终于可以投身一直期盼的抗日救国的一线中,因此选择留在延安。而此时,二萧的感情早已破裂,再无修补可能。一直以来,关于文学上的分歧,也让二人越走越远。
自此,二萧决裂,有生之年再无见面。
03
已有身孕的萧红跟随一直欣赏并爱慕她的端木蕻良回到武汉并成亲。这是萧红一生中唯一一次做新娘,她真心地期许着安稳平定、互相帮扶的生活。谁知也是妄想。
1938年底,萧红产下一子,不幸夭折。
1940年,萧红与端木蕻良来到香港。《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极负盛名的成熟之作也出于此时。
1941年,萧红被诊患有肺结核。端木蕻良是个从小养尊处优的人,用现在的话来形容可能就是“妈宝男”加“巨婴”。他是爱萧红的无疑,但他并不太会体贴照顾别人也是真的。
“太平洋战争”一爆发,端木便先行突围,自己去往码头,留下病中的萧红给骆宾基照顾。受不了良心的谴责,后又折返,与骆宾基一起将萧红送往玛丽医院。
但由于庸医误诊延误病情,萧红于1942年1月22日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死前留下遗言:“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
04
萧红的一生是悲凉的,可她从未放弃过反抗与寻求。
但由于时代与个人经历的缘故,她的追寻终将梦碎。
中国现代文学(1919年—1945年)作品产生于时代巨变中。新旧秩序交替,新旧文化冲突抗争激烈。今天的我们应该带着更多包容的眼光去看待那个年代的人事物。
萧红被誉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但在今天,人们更津津乐道的是她的私生活和流言蜚语,甚至站在道德高地上对她横加指责。
五四运动后,新思想打开了一部分人的世界。女性享受到了男女平等观念带来的福利,更多的女性走入学校,走向社会,有机会为自身幸福与国家独立献出自己的热量。
但是,两千年的封建思想依然顽固地盘踞在更多人的头脑中。甚至到今天都是如此。
那个年代,多得是“祥林嫂”、“团圆媳妇”这样不能掌握自己命运,被封建迷信思想压得翻不了身,甚至赔上性命的女性。
“萧红”们的出走与反抗,承受的不仅有舆论的非议,更有来自现实生活赤裸裸的重压。
萧红短短的一生,所追求的,无非是自由二字。
在生命的旅途里,她不算成功。但在文学上,她实现了。
读萧红的小说,会感觉有一种萧索悲凉之气萦绕全篇。看不到清晰的脉络结构,没有深入的人物刻画,所有描写似信手拈来,但却将东北黑土地上的生生死死全部带到读者眼前,思念和批判都力透纸背。
萧红曾说过,“有各式各样的作者,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
近年来两部讲述萧红的电影都选择了以自述的方式推动情节发展,与萧红的第一人称叙事不谋而合。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萧红体”的独特性与不可模仿。
在内容上,萧红师承鲁迅,更注重五四文学精神的启蒙传统,重在引起疗救的注意。并加之女性的细腻柔情,始终在探寻着人类的终极所求——爱与自由。
因此,一直以来保持清醒不盲从的萧红,整体作品呈现出逆主流的创作趋势,但却暗自契合了时代主题。因为爱与自由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人类毕生所求。
在形式上,萧红更是独创了“散文化”小说,直抒胸臆,渲染情绪,语言朴拙,率性而为,也因此赋予了作品灵动的生命力,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05
身为那个时代的女性,萧红在生命中得不到的认可与自由,在文学的世界里圆满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萧红,她的作品得到肯定甚至盛誉。家乡人为她修建纪念馆,她学习过的地方改名为萧红小学、萧红中学,并设立了“萧红文学奖”以示纪念。
这些,都是她用作品与实力换来的尊重。
情深不寿,过慧易折。
希望萧红在身后的世界里,能重回祖父的小院子,被爱与温暖包围。良人在旁,手写己心。
如此,便是人间最美,黄金不换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