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平平常常的日子最好。
其实真正能过上平常日子的人,
并不甘于平常,而是苦苦恼恼,怨天尤人。
因为绝大多数人,不愿意平常,不愿意寂寞。
于是一生奔波,忍辱负重,前后周圆,喜笑啼悲,无非是想超越于平常人,做个不平常的人,过上不平常的日子。可是当一个人在人生苦旅中,撞得焦头烂额,九死一生,终于有一天,事业发达了,地位有了,名誉有了,金钱也有了。却发现自己,原来什么都没有,仍就是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人。因为他仍就无法超越自己,无法让自己的心释然,他没法让自己感到满意,甚至内心深处还有深深的负罪感。其实不需要复杂的思想,凡事随缘,不攀缘,境来不拒,境去不留,不执着于一念,舍得放下。适时放下,才能还原生活的平凡。放下也许会有遗憾,会有伤感。但却会让生活的底蕴更加隽永和悠远,让生活更安然。放下是一种选择,一种智慧,一种明白,亦是一种结局。
也有的人,头脑清醒,为人淡泊,看起来安心过着平常日子,他既不会曲尽心机,也不会自暴自弃。他有他自己的活法,有他自己平凡的事业,平凡的日子。但是,他却没法纳受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其他事,所谓:横眉冷对千夫指。他有竹的清节,却没有竹的虚心。他虽有玫瑰的美丽和芳香,可惜带刺,很容易伤到别人。所以,他虽然过着平常日子,却从来没有体会到平常日子是什么滋味,因为他的内心世界,始终是自命不凡,是不平常的。他仍旧没法超越自己,没法摆脱心的痛苦。
一般的人,往往于事物发生之时,迷惑不能自己,由着自己的习性,迸发自己的极端情绪。既发之后,不是后悔,就是抱怨。或有对情绪控制稍好一些的,虽不走极端,也是自命不凡,冷眼观世,这都不是平常心的表现。有很多东西表面看上去很完美,但很少是真正完美无暇的。
平常心的修行,往往是于事物未萌之先,常常于内心深处洞观事物的虚幻不实,从而主观的不去在意它,不去计较它,不去争,不去怨,更不冷眼视之。而是一种清醒的包容,纳受,自持,不动。在这样一种豁达的心境下,树立起来的恒定的人生观。
平常心的修行,既不高昂,也不消沉,更不孤芳自赏。它是一种全然的担当,清醒的受,平静的面对和处理,这是一种人生最高境界。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是顺适的还是忤逆的,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他都能全然接受和容纳,因为这一切都是暂时的,依因傍缘的,如过眼烟云,片时消散,它没有永恒。
平常心是道,“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无憎爱,洞然明白。”这是禅门三祖说过的,只有于平常日子中,常常用平常心,无憎无爱,无取无舍,也就是在平日里没有妄想,才能安于平凡简单的事情,所谓运水搬柴,无非是道。安心于种种平凡的世事,才能历炼出一种不平凡的心境。用心于平常日子,才能于不平常的世事中,用上平凡的心态,才能清醒的处世、待人,才能完成一段超宗逸格的人格品性。如果你没有办法解决心中疑惑的时候,尝试着抱着顺其自然、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
只有修养出一颗平常心,才能安于平常的日子,才能体会到平常的滋味,才能如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放缓脚步,换个角度去观察生活,会得到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结果,享受这过程你可能会学到很多东西,或者得到更多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