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祖坛经》基本简介:
《六祖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经》,是佛教禅宗祖师惠能说,弟子法海等集录的一部经典。它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
全经内容分为三部分:首先是惠能自述平生,基本反映惠能出家贫苦、黄梅得法、南归传禅的主要事迹;其次是惠能弘法所说内容,即其如何以空融有、直了心性、顿悟成佛的禅学思想和禅法特色;最后是惠能弟子对大师的请益以及他与弟子的问答。
《六祖坛经》的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或“即心即佛”的佛性论,“顿悟见性”的修行观。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性,指众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这一思想与《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一脉相承。
《六祖坛经》还主张唯心净土思想。认为“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又说:“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惠能反对离开世间空谈佛法,主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指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
惠能法师指导禅者修行实践的核心方法:“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即“于诸境上心不染”,就是不论遇到什么境界都不起心动念;无相为体,即“于相而离相”,以把握诸法的体性,知一切相皆是虚妄;无住为本,即“于诸法上念念不住”,无所系缚。 于修行的次第上,一般说法认为惠能法师主张顿悟,其实是误解。惠能法师认为“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万法尽在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是指佛与众生的差异只在迷悟之间,但同时强调:“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迷闻经累劫,悟在刹那间”,指出“法即一种,见有迟疾”,“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明确指出了由迷转悟有量变积累的过程,客观地分析了顿悟与渐悟的关系。
《坛经》的思想对禅宗乃至中国佛教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中国佛教著作被尊称为“经”的,仅此一部。《六祖坛经》是“中国第一部白话作品”。
倘若看了这些介绍之后还不明白,那么一定要继续看下去。
(二)《六祖坛经》的创作背景:
惠能在曹溪大倡顿悟法门,并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用通俗简易的修持方法,取代繁琐的义学,流行日广,成为佛教禅宗的正系。惠能不会写字,不会读经,却对《金刚经》,《维摩经》,《楞伽经》,《观无量寿经》,《法华经》,《涅槃经》,《梵网经》相当明了。 《六祖坛经》最早起源于六祖惠能大师应邀至大梵寺开示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法海将此事记录题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一卷》。惠能回曹溪山后,传授“无相戒”,故法海于书名补上“兼授无相戒”。这时《坛经》开始外传,俗称《六祖法宝记》。 “坛”,即高台。惠能曾坐在韶州大梵寺的一个高台上为众人说法。惠能的弟子法海按照惠能的嘱咐,把他说法的内容记录下来,编纂成书,于是就有了《六祖坛经》。该部典籍不仅记下了惠能的佛学理论,也记录了他的身世、经历和得法、传法的经过。
(三)坛经内容阅读感想:
(1)原文有:“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惠能闻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惠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这一段主要在写慧能完全开悟之前的故事,与神秀战战兢兢先将自己的偈偷偷写在墙上,看其结果如何再回明师傅的态度相比,慧能则全无“包袱”,大胆直接地颂出自己的偈,并且有如此智慧:“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同时,从慧能的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中也可以看出,他所开悟的佛法的“空”的内容,即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即心无所住,心住无住处。佛经里说有三心是不可得到的: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既然这三心都得不到了,你还住什么呢?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相者,既然无我,心又何在?住,就是你在意了,你在意了,就不行。需要放空,空不是没有,是不要在意,不要住。不管你做了什么,都不要住,你施舍了,你不要觉得你施舍了, 发生过, 但是你不能在意,要随他去。读佛经,有这么一个过程,开始的时候,就是妄心非住也得住,就是强迫你自己住,当然,这是假住,慢慢的心无所住,把一切都放下了,也就自由了。无所住而生其心。住是执着的意思,你执着了你就会有烦恼,有烦恼了就会有生死轮回,所以所有行为都不可以有执着。比如行善,如果行善有执着于得到善报,希望自己有好运,这就是住相布施。住的含义,就是有妄想、分别、执着,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就是无所住。这就是金刚经的核心。在此,可以看出慧能对于金刚经的理解是比较透彻的。由此偈,我联想到两个故事:一是中土禅宗二祖的故事,慧可去拜菩提达摩为师,慧可就对师父说,我的心没法安顿(我心未安),请和尚慈悲,帮我安心。菩提达摩说,那好,把心给我,我帮你安。慧可说,我这个心怎么拿得出来呢?菩提达摩说,好,我已经安好了。于是慧可豁然开朗。另外一个是大学士苏东坡的故事,与朋友沙湖外出,回来的时候遇到倾盆大雨,众人皆狼狈不堪、怨声载道,而苏轼则“余独不觉”,在大雨中尚且“何妨吟啸且徐行”这种潇洒放任、通透豁达的态度,而最终“也无风雨也无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内心坦然,内心放空。最后五祖看到这首偈之后的反应更是可爱:“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而且五祖在传了慧能衣钵之后,又跟他说:“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师傅照拂徒弟,爱护徒弟。
(2)原文有:“惠能启曰:向甚处去?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驿。祖令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祖云:合是吾渡汝。惠能曰: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在这段话中师徒之间的对话当中,充满了机锋,比如五祖回答慧能“往哪儿去”的问题时,他说“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未点明具体的地址,却也直指内心归处。还有谈到是师傅渡徒弟,还是自渡的问题时,我想到之前两位前辈分别说的两个观点,一个说“佛渡有缘人”;一个说“佛不度有缘人”,如此,佛到底渡不渡有缘人?就这个问题,我也请教过上课讲坛经的老师,他如是说:佛势必是渡有缘之人的,有慧根之人,有愿意归顺(或是学习)佛法之人,缘何不渡;而与此同时,修行总归是自己的事,是否能够开悟、对奥妙的佛法有自己的领悟又是需要去努力的一件事,仅凭他人之力远远不可为。
(3)原文有:“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慧能为人熟知的另一故事即为“风动幡动”的论争了。常理来讲,风吹幡动,我们说风是主动的一方,幡是被动的一方这是很直观的现象。而又从逻辑辩证的角度再来看,风动也好,幡动也好,它们都在运动,那从物理的观点来看就是都有位移,那么可能得出两者都在动的结论。而慧能所说的“仁者心动”, 我们可以换一个表达:某人骑着单车从你面前经过,到底是人动还是车动呢?如果人也没动,车也没动,只是你的心在动,那么这个骑车的人怕是永远也骑不到目的地吧?这样看来又有很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显然跟我们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唯物思想是相违背的。在比较深入的了解佛法或是哲学之前我对此的理解也就如此而已了。但是,而今我再来看这句话,更多的就是从哲学的、佛家的角度去看:此处的风、幡是有其象征意味在其中的,绝不是一句唯物论就可以否定的。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幡在动,因为风是看不到的,这也是大多数学佛者,常常忽略的,很多人学佛,只注重修福报,却忽略了能够,真正让我们见性的东西,那就是智慧。 而看到风动,不说幡动的人,或许明白,智慧的重要,我们的身体,就好比幡一样,幡若不遇到风,是不会动的,人无论修行多少年,获得多少福报,若不开启智慧,依然还是愚痴的。 如果打个比喻,幡就好像我们身体或者说是六根,而风就好像外在的事物,可以看做是六尘,当六根与六尘接触时,很多人都执着在六根与六尘上,要么看到了六根,要么只看到了六尘,却忽略了,其实六根六尘背后,还有一个东西,那就是我们的心。心,才是决定风与幡是否动了的根本原因,这就好像,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去看,就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同一样事物,在不同的角度去看,也会看到不同的风景。而我们看风与幡时,不要只取一端去看,要结合自身,在通过观察六根与六尘,你就会发现,其实很多我们看到的现象,都是我们的这颗妄心,在不断的跳动,因为心在不停的跳动,所以才会看到各种不同的现象。学佛者,要去掉这个妄心,才能真的见到我们那颗,本来清净的真心,也就是自性心,妄心会随着风和幡,一起动,但自性心,永远都在哪里,一直都没有动过,也不曾增或减过。学佛要知道,心不动,万物皆不动的道理,然后,才能一点一点,去除虚妄之心,回归自性清净的状态,学佛不是得到什么,而是找到,我们本来就有的一切,见到那个本就具足本就清净,能生万法的自性。所以,悟性高的人,都不会回答,是幡动,还是风动,因为幡和风,都没有动,而是仁者的心在动。我们都在宣传教化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好比佛家说的“真谛”与“俗谛”,有时候有些认识在真谛上是正确的,而恰恰在俗谛上是错误的,反之亦然。
(4)原文有:“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如何理解“佛是不二之法”?什么是“不二”,佛说了:“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这个解释也很有“空”的意蕴在其中,实际上,如果分别在法相中去理解不二法就很困难,如果用一个比喻就很容易理解了。如果世界是个幻象,那么你所存在的世界就如同是你做了一个梦。在梦境中,有“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人”。为什么有呢?因为他们都是你的梦中象。有“常与无常”“善与不善”“蕴之与界”“凡夫与智者”这些概念和现象。为什么会存在呢?因为这些都是你在梦境中学习来的概念,以及梦境中所显现的幻象。八万四千法门终归于实相门。实相门就是不二法门。认识到实相的法就是不二之法。而实相是一切都是心生幻象。彻悟到这一点就是悟道成佛。如果彻悟到这一点,就彻悟到了“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人”,以及一切的“常与无常”“善与不善”“蕴之与界”“凡夫与智者”等等都是“病眼见空花”,都不是实际存在的。这些现象都如同是你的梦境中所显现的幻象。因此,什么是不二之法?就是当你彻悟到这一点时,即悟到一切都是你的心生幻象,就是“不二之法”。所以,根本不是外在众生是否会断佛性,而是你的佛性是不断的。就是说,你是可以转迷为悟,悟道成佛的,这是真正的不二法!(此为网上资料查得)提到“佛性非常非无常”“ 佛性非善非不善”我联想到最近看的一步国产动漫作品《少年歌行》,里面有很多的佛教元素,但就故事情节来讲,最开始,以和尚无心代表的天外天魔教是反派角色,也就是所谓的“恶”,而以大觉禅师为代表的佛教子弟好像在惩恶扬善,除魔卫道,也就是所谓的“善”,可到最后善非善、恶非恶,就像小时候的无心对同门师兄无禅说过的话,无禅百思不得其解自己的武功到底该如何练习,到底怎样才能练得伏魔神通呢?无心对无禅说:“这就是金刚伏魔神通,只是伏魔之心如此之重,与魔又有何异,除魔,是杀尽烦恼之魔,当除的不是外魔”,虽然只是一席简单的话语,但无禅听完之后就已经对伏魔神通恍然领悟。而最终,无心也是由魔入佛,由此来理解“佛是不二之法”。
(5)原文有:“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于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此两段解释了两个常见的佛教名词“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即智慧到彼岸。
(6)原文有:“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所“一念悟时,众生是佛。”谓视角不同,看到的事物就不同,所谓心里有什么,就会看见什么。 宋朝的大文学家苏东坡,他有个好朋友是个有道的高僧,名字叫佛印。一天,苏东坡突发奇想,要开开这位好朋友的玩笑。他问佛印:“在你眼中,我像什么啊?” 佛印说:“在我眼中,居士像佛祖。” 苏东坡又问:“那你知道在我眼中你像什么吗?”佛印老老实实地回答:“我不知道。”苏东坡说:“在我眼中,你像一堆牛粪。”苏东坡得意洋洋地回到家中,把这件事说给了他那聪明绝顶的妹妹苏小妹,并说我以前盘道老输给佛印,这次总算挣回了点面子。苏小妹听了皱皱眉,对哥哥说:“这次你又输了。一个人心里有佛,他看的一切都是佛;一个人要是心里装着牛粪,他看到就只有牛粪。”这大概是佛教告诉人们“观世界”的方式。
(7)原文有:“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坛经的最后慧能法师给出了修行的指点:“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从心理学上讲,人在苦闷、失意、悲观、倒楣时,不论看到什么、遇到什么,都觉得不舒服、不对劲。当一个人被爱、爱人都很称心如意,事业工作都顺利,他会觉得世界很有希望,充满活力。既然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看同一个世界,会有不同的心理和身体的感受,“心生种种法生”就心理学的层次而言是讲得通也可体会得到的。同样的,对任何一件事,只要念头转变或消失,外界也就没有固定的、永恒的、不变的现象。现象是随着我们念头的转变而变,这叫“心灭种种法灭”。 尽管这样想是偏向于唯心主义的观点,但是假使我们抛去唯物唯心的这种评判标准,我倒是觉得“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的思想也包含了易经当中“易”的思想,世界上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一切事物都在发生变化。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日光之下并无长新。虽然外部的环境是如此变化莫测,但是只要能守住自己的心,那么“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这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定力,一种能够影响别人但不被别人所影响的定力。
(四)《中国智慧•禅宗的境界》阅读感悟
最后,再谈一谈易中天在《中国智慧》这本书中提到的很有启发的话:首先,禅宗是人间的佛法。具体而言,就是“净土无理,佛也是人,读经无用,坐禅无功。”
中国化佛教净土宗的修行方式,就是不停地念佛,念“阿弥陀佛”,如此,死后便可以去往西方极乐。但慧能在《六祖坛经•决疑品》中讽刺说:“东方人遭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遭罪,念佛求生何方?”天国被否定,人世就被肯定。 再者,禅宗打破佛教神秘感,回到人世间:“佛法在人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角兔。”即要想成佛,便只能在人间。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世俗生活中成佛?惠能说,其实也很简单,无非“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总之,只要你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团结同事,凡事忍着让着,则“西方只在目前”(《六祖坛经•决疑品》)。也即我们熟悉的儒家所提倡的信条。因此,不少学者认为,禅宗的中国化,其实就是儒学化。或者说,第一步,玄学化;第二步,儒学化。有了这“两化”,佛教可不就中国化了。
那么大家普遍认为的信佛就要读经、坐禅的方式,在慧能的禅宗看来有用吗?没用。观音菩萨解决现实问题,阿弥陀佛解决归宿问题,这就是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也就是说,中国人的要求,是一要简单二要管用。中国人喜欢《周易》,就因为《周易》既简单又管用。现在,净土宗(直念“阿弥陀佛”即可)比《周易》还简单还管用,所以净土宗吃得开。但是,禅宗比净土宗更简单。净土宗还要念阿弥陀佛,禅宗连佛都不用念。六祖惠能的说法,叫“一念悟时,众生是佛”(《六祖坛经•般若品》)。这就是说,只要你觉悟,你就是佛。觉悟,需要多少时间?一刹那。一刹那是多长?七十五分之一秒。只要七十五分之一秒的时间,就能成佛,还有比这更简单的吗?
但是,这样的佛教,还是佛教吗? 禅宗的弟子们有的“呵佛骂祖”有的“杀佛杀祖”,还有的“烧佛”,如此种种,又该如何理解?首先,佛教,就是“觉悟”的宗教,觉悟,是成佛的关键。其次,佛祖普度众生的可能性在于众生皆有佛性。再者,为什么众生有佛性但却没有成佛呢?因为“迷”。“迷即佛众生,悟即众生佛;愚痴佛众生,智慧众生佛。” 继续说第四个问题:为什么佛就觉悟,众生就迷呢?因为“执”。所谓“执迷不悟”,就要“破执”——“破我执”“破法执”“破空执”。(详见《中国智慧•破字当头》)
最喜欢这本书的最后一章:只许佳人独自知。觉悟这件事,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需要悟性,需要慧根。否则,就是鸡同鸭讲。
《五灯会元》卷三说,有一个人,曾经向前面说过的兴善惟宽请教。他说,请问大和尚,道在哪里?惟宽说,就在眼前。那人说,既然就在眼前,我怎么看不见?惟宽说,因为你有“我”,所以看不见。那人说,我有“我”,所以看不见。那大和尚你,看得见吗?惟宽说,又有你,又有我,更看不见。这个人就觉得自己明白了,便又问,那么,没有我也没有你,就看得见了吧?惟宽法师说,没有你也没有我,谁看啊?这话意味深长。是啊,“无汝无我,阿谁求见”?我也没了,你也没了,还需要成佛吗?谁成佛啊?事实上,在禅宗看来,成佛,正是为了每个人自己。
所谓“普度众生”,无非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脱离苦海嘛!但,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人生,每个人的人生也只属于他自己。因此,成佛,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你不开窍,佛也没有办法。由此可见,禅宗所谓“开悟”,其实是“找回自己”。(引自易中天《中国智慧》) 成佛的关键在于觉悟,觉悟的关键在于自我。在于发现自我、找到自我。看来,禅宗不仅是人间的佛法,简易的佛法,自我的佛法,也是智慧的佛法。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启迪。唯其如此,禅宗才会有那么多层出不穷又千奇百怪的机锋与公案。因为学佛的人固然要有慧根,开悟的人也必须有机智。显然,禅宗的否定,不是否定,是肯定。或者说,是否定之否定。事实上,他们否定的是执著,肯定的是自由;否定的是教条,肯定的是自我。因此,只要不执著,什么都可说,什么都可做,什么都能有。但智慧的获得,却只能靠每个人自己。于是,禅宗就从佛法变成了一种境界。
而这种境界,只许佳人独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