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越老越回旋了,居然爱上了慢如老牛的绿皮火车。兜兜转转几十年,又开始乘坐绿皮火车了。
小时候是没有绿皮火车一说的,或者说,那时候根本就不懂什么是快车什么是慢车,能坐上火车出行,快乐的心情会延续很久,也足够在小朋友们面前吹上一年的牛。
现在对小时候乘坐火车唯一的记忆,就是母亲带着我们四个孩子回老家。七岁的时候,母亲说领着我们回趟老家,要不等我上学了,就更没有机会了。那时候不明白呀,明明大姐二姐都上学了,这不是也有机会坐火车回老家吗?
后来才懂了,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父母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一旦我上了学,父母亲就不会再有任何大的行动来影响我的学业了。
到了火车站,人山人海,小小的我根本无法分辨东南西北。母亲怕出现意外,怕我们走丢了,怀里抱着妹妹,一手紧紧牵着我的小手,然后让大姐这边牵着我,那边牵着二姐,我就这样糊里糊涂地上了火车。那时候火车上的人实在太多了,行李更多,我不是坐在车座上的,是坐在一个大包袱上,没有落脚的地方,还总是被来来往往的人和他们肩上手上的行李碰撞。
就算是这样,依旧开心得不要不要的。不过打小我就是乖乖的孩子,母亲让我怎么样我就老老实实的怎么样,不会像二姐那样,一会儿被母亲呵斥,一会儿被大姐压制。母亲的怀里是最小的妹妹,我只能坐在包袱上一动不动,两只眼睛却不够用,东瞅西望的,对火车上的任何人和事都特感兴趣,看也看不够。
少年时极少坐火车,次数屈指可数,要么是几个青涩的少年出去玩耍,要么是自己坐火车出去进货做点小买卖。坐火车进货不如坐汽车方便,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坐汽车南下宁夏或者东进包头去进货。绿皮火车的环境并没有让我不适,尽管夏天像个闷罐车,冬天又寒风刺骨,可年轻的心,总是无所顾忌,一往直前。
和媳妇相识相知相爱,确定了双城生活,绿皮火车就成了我们必须乘坐的交通工具。但大多数时间都是媳妇忍受着炎热,抗拒着寒冷,从四百公里坐着它来到我的身边,我一般都是逢年过节有了假期才去包头。记得有几次,这绿皮火车连个座位都没有,人拥挤得几乎站不住。
就是那么艰苦,绿皮火车票都很难买到,在铁路工作的朋友很愿意帮助我,想方设法为我购票,买不到票,甚至直接带我先上车,然后再补票。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也学会了找便宜,比如花三十块钱就能去餐车买个座位,花八十块钱就能买下列车员休息的铺位,美美地睡一觉,睁开眼睛,就已经到站了。
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座驾,再也不用去挤绿皮火车了,可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火车不断提速,又增添了无数次的列车,我却再也没有机会乘坐火车了。尤其是在内退以后,辗转来到包头这座城市,打拼了几年,在距离媳妇工作的学校周围凑合了一套房子,出门有车,哪里还会去坐火车呀!
快要退休了,各种关系慢慢捋顺,回家乡的时候也多了,可岁数也渐渐大了,开车四百公里,半路都得睡一觉,算下来回去一趟,路途需要六七个小时,油钱过路费不说,光是那么长时间就受不了。
现在的火车,从包头到乌海,最快的需要三个半小时,平平常常的也就四个小时左右,非常方便。而且从火车窗就能看到,高铁正在兴建,用不了多久,一两个小时到站已经不是梦了。
我决定往返家乡不再开车,改成坐火车。上次回来,突发奇想,居然买了最慢的绿皮火车票,用了五个半小时到家。如今的绿皮火车,再也不像从前那样拥挤了,除了大站小站都停耽误时间外,车上的设施跟平常的火车差不多,脏乱差的形象和状况一去不返了。
绿皮火车上的设施与其他的特快列车唯一的区别,就是车厢上面每隔一两米就有一个绿色的小风扇,大概是绿皮火车上还没有修空调的缘故。我觉得挺有代表性的,就用手机拍了照片,留作纪念也是很有意义的。
再过几个月我就正式退休了,拥有了大把大把的时间,绿皮火车将成为我人生旅途最好的伙伴。无论是过去那种无可奈何的依靠,还是现在抱着怀念的思想乘坐它,都是今后我生活的一部分。过去的一切已经随着时光慢慢地流走,我会珍惜当下的每一天,尤其是与绿皮火车为伴的幸福时光。
坐在绿皮火车上,我想起来最近非常流行的一段话:不折腾了,以后风吹到哪一页,我就读哪一页,哪页读不懂就撕哪一页。到了这个年纪,还管它什么快慢贵贱,还管它什么鸡毛蒜皮男女老幼,活着就简单点。我这个老男人,就应该雅痞,不必中规中矩,乘坐绿皮火车,一生潇洒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