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北大范老师“严慈共济”专题讲座,感觉父母的角色定位又更加丰富了。
的确,在家庭教育育儿方式上各有各的不同。严父慈母是传统,当下严母慈父是趋势。不管是权威型、专制型,还是放任型或忽略型,目的都是想让孩子变优秀或成才。
可我们不是过犹不及,就是缺位失位,在度上、火候的把握上都是在摸索中找平衡。有时候我们父母的心真的焦虑急躁,觉得是社会现象给我们逼成这样了。老师给我们讲如何和善而坚定的去引导教育孩子,像镇静剂、抚慰剂,也会让我们学到不少的因材施教的灵活的方法。
老师讲的春萌、夏长、秋收、冬酝特形象生动。给我们很多启发思考。“不违农时,静待花开”,让我们家长的心境豁然打开,好多事情急不得,保持耐心,接纳所有也需要修炼。
另外,给孩子自由、平等、尊重和有效沟通也特别重要。学会放手,往往会有惊喜。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往往事半功倍。家长需要智慧,目的是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感悟这样的话会让我们树立正确的目标,而不再是对孩子打压逼迫或拔苗助长。还有一句话,也特别有感触:父母与孩子站在一起非常重要,站在一起,其实并不是要管束他们,控制他们,而是说,做他们的手杖,做他们的导航。如果仅仅是控制,他们也只能是离我们越来越远。所以,“严慈相济”让我们家长懂得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唯有此,才能助力孩子成功!
自家三个孩子都是初高中,尤其老大要备高考,说做父母的不操心都是假的。孩子妈妈总是习惯问她们学业上学校里很多细枝末节的事,也许听的多了,孩子会烦,昨天孩子给我抱怨,说妈妈太啰嗦,总爱问这问那的,要不就是需不需要补习课。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哪个父母会放下心中很多的期望呢?
我们嘴上爱说让孩子成为独立自主的人,成为有个性和能够展现自我的人,可孩子独立的意愿总是被我们父母主动的想控制。恨不得啥都想操纵孩子,稍微有点失望我们就心不安宁了。有时候我们父母会死搬教条,就像孩子的成绩总是想让他们得A!我们会解释不得A就很难进名校的各种理由,有时候也希望孩子长大了成为独立的思考者和开拓者,可孩子和我们在一起生活却让他们感受到家长的虚伪或者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因为,我们的确对子女的认同和爱上附带不少的条件,爱里面藏着像“私有财产的控制欲”一样,孩子表现的好不好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有时候我们几十年人生的种种匮乏感或者不够好的感觉总是促使我们把美好的期望加在孩子身上。
当意识到孩子不开心或者抗拒烦躁的时候,我们审视一下自己,往往会发现父母就是问题的制造者、麻烦的制造者。尊重、沟通、交流、聆听和安慰孩子,我们不知不觉会演变成唠叨、啰嗦、抱怨、发牢骚、甚至不理智。我们一起面对的时候,孩子无所适从。这也是常见的家庭状况。
当我们进行反思的时候,冷静下来会发现当下的生命更重要❗️把头脑发热的期望变成关注现在,把注意力放在眼前。仔细想,无论给自己还是孩子设定何等宏大的目标,如果目前的生活一片混乱,那未来恐怕也是如此。当明白我们只有鼓励孩子投入或享受创造的过程,而不执着与结果,孩子才能学会独立与冒险。
于是我和爱人会沟通,说今后不用再管让人心乱的小事,相信过程比结果重要。比如对待成绩,可以对孩子这样说,无论得什么A、B或者C,都没关系,我们在乎的应该是孩子真实的自己,让孩子自己定标准,用最大专注力投入学习就行。这样的话,可能孩子会感到轻松,不管什么结果,不会影响孩子的自身价值,我们学会接纳,只是培养孩子的努力精神和好奇心才是最重要的。
这样想,不是放养孩子不管了,但我们会感觉到心安,也会让我们觉醒,那么欣赏孩子,尊重孩子,关注当下是我们要做的。
听了朱红老师的授课,感触的是对我们父母教育孩子上的唤醒。对共情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孩子需要被爱、被关注、被欣赏、被肯定,被接纳,而我们父母往往自以为是,居高临下,什么都想按照家长的意愿让孩子来完成,内心里面都有完美主义作祟,给孩子想一层层拔高,好了想更好,差了就发疯,为什么说家长爱焦虑,心里面就是太不满足,很少反省自己。
老师讲到:心内求道,反躬自省,重在坚持。的确,现在每日打卡,觉得也是一种反思。起码能让人冷静的思考,学的东西我怎么用,有自我批评,其实更多是自我鼓励,自我赋能。
另一点,老师强调“父母教练”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多陪着孩子练,少说教,和孩子一起体验活动和学习。自己先做到,这是家长角色的变化,给孩子讲很多不愿听的道理,不如身体力行地做一次两次有效果。父母的表率很重要,激发孩子潜能从自身做起,这是深入内心的启示。
张媛老师的冥想课,也是帮助我们提高自我觉察能力,通过练习冥想,让生活更高效和谐,内心更平静,情绪更稳定,才能享受喜悦和成功。其实想想,我们的情绪太重要了!情绪不好,做对的事、说对的话也可能适得其反。调节情绪,多练冥想。比如想发火前,镇定数呼吸就是最简单的方法。作为男士,我的冥想没怎么做过,这是最需要反思的地方。
这两天在思考自家孩子的优缺点,当然优点很多,可我还是习惯于“找毛病”,比如三个孩子都比较腼腆内向,参加社会及学校活动不积极,不善表现,运动少,偶尔玩游戏上瘾,家务活干的少,家庭会议讨论不爱发表看法,生活习惯有待改善,饮食健康不注意,业余爱好不多,感觉读书没有好习惯,综合能力不强等等,认为还是可以给孩子贴上不少不完美的标签。
听老师的课,看同学的作业打卡,会明白教养孩子不是“管教”孩子的模式,而是父母同孩子一起成长的模式。要有同孩子一起活在当下的状态,我们父母总是要求的多,很多时候不善于倾听孩子,也不尊重他们的精神,总认为孩子属于我们,不清楚孩子的人格是独立于父母的。今后一定得放下为人父母的架子,放弃指手画脚的要求孩子应该怎样怎样的想法,认同他们,接纳他们的能力。想了几个词是关注、相信、接纳、欣赏、赞美、尊重。
孩子也是我们的一面镜子,身为父母先要思考我们如何做得更好。我眼中孩子的各种不完美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会发现自己做的不够好,好多责任没尽到,好多方法没用上,一条条理清了,觉得自己更要努力了。
《正面管教》这本书我还没读,拖延了!今天亲师小组会分享中我切身体会到自己学习的转变,在家庭教育、亲子、幸福教育等理论上我总结的会少,因为确实没按要求读那么多的书,归纳总结相对少理论支撑。自己只是从简单处入手开始改变:
1、情绪的改变。不会再吼孩子或者看到孩子做的不好就急躁吹胡子瞪眼那个样子,语言平和很多,说话学的柔和了,在家里都是鼓励少批评。
2、心态的改变。父母都是对孩子期望高,甚至对家庭生活也是理想化,通过学习,懂得了接纳,有了顺其自然的心态,尤其幸福观改变,把外在的东西看低,把内在的提升看重,随遇而安,知足常乐,最简单的话落到实处,心里少了很多焦虑担忧。
3、形象的改变。自己的职业一直自认为是粗人,开始改变读书,在同明圈子里浸泡下多向老师同学学习,感觉自己有文化的气息了,哈哈,开始儒雅绅士了,读《论语》等经典,觉得彬彬有礼的君子就是自己要去做的。
4、家和的改变。自己改变,周围的一切会随之改变。一个幸福的家庭情感、关系很重要,通过学习不断的内省和修身养性,对家人有爱表现更突出。家和文化的植入平时家庭会议也好,商量做事也好,理解包容共情等这些慢慢都体现到了,所以家庭的温馨氛围、其乐融融的情景越来越多。我们夫妻还约定,在孩子面前不能争吵和发脾气,觉得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