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许多选择摆在一个人面前,不考虑外在因素,人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最好的那个。而现实是,当有一个更好选择摆在你面前,是否真的能做到抛开外界因素,选择“最好的”?又或者,那个所谓“最好的”真的是自己所期待,无须为此付出更大代价吗?
书中的阿富汗是个充满疾病,战争的动荡时代,生存对于乡下的沙德巴格人民来说是最大的渴求。当寒冷冻死萨布尔的儿子,他为自己的无能感到自责。于是当妻子哥哥纳尔给他一个机会:将女儿帕丽送给喀布尔的富人赫达提当养女时,他是复杂的,因为有了选择。无法支撑家里的基本生活,送走便是让家庭多一份存活的希望,而帕丽自然可以过上更好生活——这便是“最好的选择”。他所怕的并非世人如何看待自己,而是自我良心上的谴责,骨肉分离的痛苦。他为了这个选择,成全了所有。的确,只有“砍下一根手指,才能把手保全”,他选择牺牲,最终在懊悔痛苦中过外余生。一切“最好”不过是表象。
“‘不是我走’马苏玛哭了,‘是我在让你走’ 。”这是姐姐对于自己瘫痪,所能给予妹妹帕尔瓦娜的选择,而妹妹只能被迫接受这安排好的选择,亲手抛弃自己亲人,而今后背着自我道德,良心上的谴责存活。这是姐姐扔给她的“最好的选择”,用一时的决绝换来自己无外在牵绊的人生。
当瓦赫达提中风,世人如潮水般涌向自己,如参观奇景般尽一份道义。企图用道德捆绑妻子妮拉,尽一个贤妻的责任。然而,如书中所述:即使病到这个份上,他也不改孤独者形象。他不需要怜悯,更需要的是最后的尊重。对于他来说,“最好的选择”是让妻子带女儿离开自己,去巴黎,离开这个人云亦云的社会。双方带着一份世人的道德压力,选择了各自最适的生活。
相反,面对道德批判,玛达丽娜似乎根本围城考虑过。主动将女儿抛弃,过上单身女子潇洒自由的生活。此时的她于道义上的确是不负责,但可以看出她完全活成了自己所要的生活。她是一次大胆、无惧的选择,也的确做到“最好”,坦然自如。或许这便是每个人都要的结果。
那是一个战乱、求温饱时代,很多人更多是被迫选择,不过是在糟糕与更糟糕之间选择罢了。看似“最好”之下背负太多。
或许,有时选择比不选择会更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