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风凉话”出自何处?
平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能听到某些人说“风凉话”。生活中有一些人也爱说“风凉话”,意即用冷嘲热讽的话语贬低或攻击别人,使其丧失积极性或感到不愉快。但为何这种话就是“风凉话”,“风凉”的话真有如此刺激人的效果吗?
顾名思义,“风话”让人感觉“有风且凉。”风拂过,人感到冰凉,却又不如寒风凛冽般刺骨。可比喻较小的伤害或刺激。通常说“风凉话”是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懑和不满,而听“风凉话”的虽然感到很不高兴,但又不至于发作,正如“凉风拂面”。
据《旧唐书》记载,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盛夏,文宗和柳公权几名大臣在宫中吟诗作对消暑。文宗首先吟道:“人皆苦炎势,我爱夏日长。”柳公权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心中想到百姓艰苦,便应道:“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表面上与上两句紧接,表达了宫中贵族安逸的生活,实则暗含讽刺谕之意:皇上你在享受殿中风凉时,可曾想过一般百姓正苦于夏天之酷热呢?
后人从柳公权的这两句诗句中,引申出“风凉话”的含义。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清朝小说《孽海花》中:“况且没有把柄的事儿,给一个低三下四的奴才含血喷人,自己倒站着听风凉花儿。”
诸位看官,现在知道“风凉话”是从哪儿来的了吧?也知道“风凉话”是什么意思了吧?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少说“风凉话”,所谓祸从口出患从口入,毕竟“风凉话”解决不了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