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什么?
历史就是时间画布上我们所走的路径,所画的彩画,曾经历过的岁月里交叠的声响……
看《明朝那些事儿》前几本时,我几乎是一气呵成的。历史人物生动鲜活,历史场景仿如昨日。可看到这一本,人物混杂,粉墨登场,只看得眼花缭乱不明所以,索性掩卷搁置,竟一放一月有余,再翻全是陌生面孔,只得往前回溯前情。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规律总是惊人地相似。初唐经济之所以繁盛,与纳谏不无关联。魏征时任唐太宗时期大臣,敢于向皇帝犯颜直谏,可谓智勇双全。“为什么历史上的君王,有的明智,有的昏庸呢?”魏征回答:“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一面之词就昏庸。”
这,不就是“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嘛!
当我翻阅第柒部P87至P160,洋洋洒洒,长篇累牍,万历皇帝“争国本”之大事终于落幕。看得惊心动魄,上到首辅,下至一名一文的秀才,围绕万历长子(宫女所生)朱常洛是否立太子,三百多名中央及地方官员被牵涉,为此展开十几年“战争”,令人嘘唏。
伴君如伴虎,稍不慎便割职掉头,而为了气节与尊严,内阁、大臣们前仆后继,拉锯战、耐力赛轮番上演,皇帝按兵不动,急煞众人,怎一个累字了得。
权力之争隐约其间,利益攸关让局内局外之人纷至沓来。
“然而,万历失败了,面对那群前仆后继的人,他虽然竭尽全力,却依然失败了,因为权力并不能决定一切——当它面对气节与尊严的时候。”
在权力磁场,谁才是真正赢家?
一团巨大的漩涡,以极强的吸附力,收纳“喜欢热闹”的人。
老子曾说,最好的国家,是老百姓不知道统治者是谁。如果是这样的话,万历真的做到了。在斗争中,几百号官是最大的“受害者”。官员寥寥,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观。
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有更新,有反复,有庸常,亦有创新。其实,我们也是创造历史的人。
古代,皇帝一言一行可大幅改动历史,而今,渺小人物出场或未能掀起惊涛骇浪,然于其本人而言,浩浩草芥或野菊亦是一世界,微弱能量齐汇聚,亦能成大势。
今天所言所行,便是明天之史,朝夕更替,未曾停留,历史烟尘如梦至。或梦或醒,谁主宰?
茅舍依旧,东风不改,穿过千百年历史的风尘落于屋檐,黛黑昏黄两相映,谁读阅?
历史的一鳞半爪,被写得如此入味,烹得香糯,恢谐幽默。
感谢载我入历史之舟、阅沧桑繁华的你——臻臻。谁说孩子不是我们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