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择天记》让鹿晗火得不要不要的,而我的学生中,鹿晗的死忠粉不少。其中有两个上初中的小女生,QQ空间里的每一次更新都不忘记加上“我的鹿鹿”这样的迷妹署名。问她们为什么这么迷鹿晗,她们说:帅呀。
我哑然失笑。
我觉得鹿晗不是帅,而是美,比女孩还细腻的皮肤,柔和的脸部线条,含情脉脉的杏眼,无可挑剔的五官搭配,就像卡通片走出来的神仙一样的人儿,色一点说,简直就是个“尤物”。
他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阴柔之美,是女子之美,而不是男性美。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的审美观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对于男孩的要求和培养也日益趋向女性化。男人的阳光、阳刚、活力、勇敢、强悍、坚韧日渐泯灭,“你是不是个男人”成了许多女人问男人,男人问自己的最多的一个问题。
是不是男人并不是生理上的认定,而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赋予男性的一种价值认定。它要求男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能体现出与女性差异化的明显特征,并能带着这些男性化的特征处理自身与他人之间的一切关系。
男女有别,性格塑远比智商培养更重要。
说到性格,特别是有关男孩子的培养,许多妈妈会有一个这样的误区:她们认为,男孩子的性格培养一定离不开父亲的教育与引导,而仅靠妈妈,女性天然的柔弱就会影响到孩子,让他们变得懦弱和缺乏男子汉气概。而我们现如今的大多数的家庭中,父亲的角色是缺失的,而与母亲的接触却极为紧密,妈妈的养育态度、教育方式以及自身的行为言语都对孩子有些极大的影响着,所以孩子们自然就会变成带着“阴柔美”的小男生,而不是“阳刚美”的大男人。
听起来有道理,情感上可以理解,但实际上却无原则。
当一个妈妈在准备孕育一个生命的时候,她的脑海里就会时刻想着: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妈妈。孩子一出生,男孩女孩的谜底终于揭开,那么,在生活中,面对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又如何是来培养呢?
确立性别 培养性格
如果你生养的是个男孩,而且是个漂亮的男孩,大眼睛,白皮肤,连幼儿园老师都将他误认为是个女孩,还夸奖他“乖巧”“听话”的时候,你就要特别注意了。这些夸赞会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形成一种潜意识,让他误以为这是“夸奖”,并会一直向这个方向努力。这显然是个误区。
为了避免在孩子心理上产生性别混淆,我们首先应该“明确性别定位”。例如:将孩子的头发剃成寸头,不穿带有女孩子气质的衣服和饰物,哪怕孩子表现出再大的喜欢,都要给予拒绝,并告知理由,无论他能不能听明白。不给孩子化妆。让孩子学会“男”字,上“男厕所”。特别是在公共场所,让他独自去男卫生间。3岁之后,就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洗澡,一开始,可以由父亲或男性亲人陪伴。等孩子学会了,就让他独立操作,哪怕他在玩耍,哪怕他洗不干净。
孩子在三到四岁时,就已经开始有了性别意识,做为母亲,要克制自己不再给男孩洗澡,要求孩子洗完澡之后,必需穿好衣服才能出卫生间。同时,自己在洗澡的时候,也要注意避开孩子,强化孩子的性别定位意识。
我有一位同事,有一次聚会,她的四岁大的儿子,在我们一群女士面前,怎么也不肯脱掉他的小短裤,理由就是:我是男生,不能在有女生的地方脱裤子。这就是最浅层的性别意识,我们应该保护这种萌萌哒的男孩意识。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妈妈们会以天气太热等理由去说服孩子,还有的妈妈会以“我是你妈妈,这有什么呀”的态度嘲笑孩子,这都是对孩子男性意识的挑战和弱化。是一种极不正确的做法。
男孩是一种奇怪到让人费解的生物。
他们的行为和理解力有的时候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我班上有一个小男孩,十岁,曾经有一次,一句简单的话,我说了五遍,让他重复一遍,他却只是看着我笑。可这个男孩的成绩还不错,书也总能很快地背出来。关键是,对于他背过的课文,如果你要让他理解,他就只能看着你发呆。一些非常简单的词语,比如:恍然大悟,哀伤,一目了然,他都不能理解。如果你让他做阅读短文,他可以完全空白地交给你。我面对这样的孩子真是哭笑不得。
后来,我开始学习心理学,这才明白,男孩的大脑与女孩不一样,他们在语言和社交能力方面发展比较晚。他们对于一些词语的使用和理解要晚于同龄的女孩。对于心理感受,他们也更迟钝。明白了这一点,我再想想班上的那个小男孩,心下释然。
既然男孩学习语言的天赋在早期并不突出,那么我们也就用不着太过焦虑。
实际上,男孩的语言理解和创造力会在初中之后才爆发。这也是很多男孩在小学阶段语文并不好,但上了初中,到了高中之后,语文成绩反而很快提升的原因。鲁迅、莫言、王小波等很多男性作家,小时候对于语言也没什么特别值得称赞的。
那么,男孩的大脑里都装了些什么呢?身体活动,空间意识和分类信息的区域。
OK!
我们明白了之后,就应该有针对性地,有意识地去培养。
孩子爱活动,就请你让他们去做探索者。拿铲子挖沙子,拆东西,乱滚乱爬“舔地面”……所有他够得着的东西,只要你一不留神,他就能把它们弄得面目全非,家里乱七八糟。
怎么办?
如果条件允许,给他腾出一个固定的空间,让他去摆弄这些东西。你会发现,男孩们在玩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不愿意与人交流,他们会把一件东西反复地拆开再装上,他们像个小科学家一样,努力地在探索着事物的内部关系,如何运转,观察事物的反应等。这时候,家长们可以当作游戏的参与者,通过简单的讲解,让他学会一些语言和形容词,与他对话,提升他对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力。比如,玩具归类了,物品的形状啦,旋转的方向啦,一般来说,要多讲解,不要过多动手参与。
再大一些,当孩子的性别意识增强,他大脑里的男性基因就会驱使他向更广阔的空间探索。
这个时期,家长们要带着孩子,特别是男孩多去做一些勇敢的运动。如到公园里去攀索桥、爬天梯、玩刺激性游戏,或者去远足,登山,并且定下无论多累都要达到目标的规矩。我的一位同事的孩子,才上小学六年级,他们几乎每个假期都带着孩子去旅游,整个旅游的过程要求孩子自己背包,自己完成。在旅游的过程中,不但锻炼的体力与毅力,还增强了孩子与人交往和忍受痛苦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