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就在昨天,一名十八岁的少女,从附近的桥上一跃而起并跳了下去,而她边上的年青恋人,在没有拉住她的那一刻,眼睁睁地看着她渐渐消失于冰冷的水中……
他俩本是大一的学生,正是花季。好不容易考进这个属于挤破头的学校,本可以在几年后,成为家庭的未来、祖国的栋梁。随着女孩的纵身一跳,一切都戛然而止。
我不知道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形,是什么样的矛盾,可以激化到女孩要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她用一种极端的自虐行为,将自己的生命划上句号的同时,也将自己父母的幸福划上了句号。她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通过这种极端地自我攻击,将男孩推向道德法庭、良心的审判台。
我们缺的不仅仅是爱,更缺的是爱的教育。
二
如果说我们从小缺乏的是爱的滋养,其实,更缺乏的还有爱的能力。
我们没有爱的能力,更不懂得爱是一个动词、一种行为、一个具体的方式。我们渴望爱,却不懂得如何获得爱,更不懂得如何去表达爱、实施爱的行为。
我们以为,规避自己、收敛自己、压抑自己、攻击自已、甚至是自虐,便是爱别人的方式,但其实,这不仅不是爱,反倒是,一种深深地伤害。
四
在人类和大部分社会动物中,女性是习惯于通过择偶来获得发展的。但是,因为没有学会爱的能力,在不被认可时,女性更习惯于将自己处于一个心理学定义上的“退缩”状态。当一个人习惯处在“退缩”这种时间结构上时,TA便在扮演各个角色时,也会不由自主地滑落进这种状态中。(当然,男性也会,但相较而言,女性普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呈现出来的,仿佛是一种独立。
过份表现出独立这件事其实是充满了危险的,过分独立否定了跟他人建立联结的可能性,剥夺了别人靠近你的权利,甚至还会滋生出高傲和不可一世的心态。
穆来纳森说:稀缺爱,不仅仅让我们不能拥有爱的能力,更容易让我们的视野会因为稀缺心态变得狭窄,形成管窥之见,即只能通过“管子”的孔洞看清少量物体,而无视管外的一切。长期处于稀缺状态的“穷人”——会被稀缺心态消耗大量带宽,其判断力和认知能力会因过于关注眼前问题而大大降低,而没有多余带宽来考虑投资和长远发展事宜。稀缺心态会严重影响认知判断能力,认知判断能力大幅下降会导致短视。也就是说,一个人“穷”着“穷”着,就会变傻。
十八岁,正是多么美好的年龄。我们以为凡是男的要有深邃而痛苦的眼睛,女的,都会有冰冷的小手和火烫的疯狂的热情;爱情是只有灵没有肉的、是澎湃汹涌一发不可收拾的;唯美浪漫、纯情而带有毁灭性的爱情,才是最高境界的爱情。
所以,所有的女性们被文学作品中“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蛊惑、将爱情视为全部。而男性呢,男性们其实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证明自己的魅力、能力。
如果每个女人都有一个白雪公主的梦,那么每一个男人内心深处都只有超人的梦。
五
怎么办?
觉察是改变的开始!
觉察意味着你发现了自己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是怎样的,当你“看见”“模式”的时候,其实就意味着“你”已在与这种模式“分离”了。
觉察的意义在于,你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你会停止之前的做法,并尝试与以前的不一样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
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大量心理学研究已证实,完美主义心态导致抑郁和焦虑,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宁死也要捍卫的完美形象背后,总是藏着一颗惊魂不定、不堪一击的小心脏。
当我们学会觉察后,看别人便有了洞察力、看自己便有了觉察力,渐渐地,便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判断上、表达上、沟通上的问题,并会渐渐获得不断提高的能力。
当然,觉察毕竟只是改变的开始,而不能完全地等同于改变。
六
生命是一个故事。每个人的故事靠自己去书写。
蒋勋说:所谓生活之美,其实就是回来做自己。我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生命应该用什么方式去活着。
如果,我们都学会了在心理层面去提高创造幸福的能力和感知幸福的能力,那我们便拥有了爱的能力。
Enich Fromm在《逃避自由》一书中写道:一个人能够,并且应该让自己做到的,不是感到安全,而是能够接纳不安全的现实。
七
正是春回大地、欣欣向荣的季节,草在长、花正开,而那位十八岁的女孩,却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如花的生命。
学校里一片如常的祥和,因为事关各种需要,消息被严密封锁,甚至严禁谈论。
看着一张张年轻的、无知无畏甚至是阳光的脸,在我的眼前一一晃过……这一关乎生命的重大事件,已迅急地,消散于空中、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