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幸參加這三天的培訓,收穫很豐富,信息量很大,每位導師和分享的組員都很用心,學到的東西是自己的,怎麼運用才是關鍵。
內容很多,在此只與大家分享我深受觸動的幾個點:
第一天上午,通過正面文化簡單的豐富活動,大家很快就調動起融洽的氣氛,互不相識的人與人之間距離感覺被拉近,互相信任,共同契約的一個小組氛圍,為後續的培訓與打開自己,勇於分享建立了基礎。
接下來,Tommy Sir與我們分享了開小組的一些技巧。以及峰Sir的經歷分享,讓我們明白,小組沒有固定的形式及規則要求,但是基於服務對象的需求出發,有一些共同的價值與理念,小組的發展與持續是需要一定的價值理念作為基礎。Tommy Sir的小組怎麼轉變的圓圈圖告訴我們,最外圍的是行為,接下來是不同想法的表達與溝通,接著形成共同的價值觀,信念,這是一個變化融合的過程,最後是自我的身份定位。我的理解,最核心的是一個小組成員在小組中的自我認同的提升,這也是小組成效的一個體現。
關於社區工作的部分,莫Sir通過一人簡單的案例:泉叔的故事,向我們傳達了社會工作的價值觀,基本社工信念,社區工作的本質,社區的發展以及社區工作的介入手法等。最令我有深刻體會的幾點是:
1、服務對象的參與是很重要的,服務對象從受助者成為一名參與者,個人主體性得到體現,並能發揮潛能,在他熟悉的領域成為一名助人者,這就是助人自助的社工理念的體現,我們不是為了助人而助人,而是要發掘人的潛能,使每一個人能得到自我的實現與自我認同的滿足。
2、社區工作/社區的發展不是一步到位的,我們能做的也許是很微小的事情,資源是有限的,人的觀念限制以及政治制度的因素的局限,也許看似一切都沒有改變,但我們要堅持信念,但我們要相信,我們可以改變,只要一步步地向前走,選對方向去堅持,一切就都不會錯。
黃姑娘的分享:
黃姑娘從社區的概念出發,分享社區工作的介入、評估社區工作重要性與可能性,以及分享香港社區工作的案例。
我的體會,從社區的概念出發,讓我們首先了解到社區的形成是基於一定的共同價值、生活背景或文化背景,具有一定的地緣性的,因此,我們要了解社區的發展需要就要通過觀察—訪問—體驗的逐步深入發掘。做社會服務不是在辦公室寫報告,而是要走出去,走進社區與人群才能真正把握社區的發展需求。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讓我們了解到,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需求,但最根源的深層次的需求都是要達到自我實現,自我肯定及精神上的滿足。
重點:1、在社區的工作中,我們要關注的是每個人過往的經驗,背後的教育,文化,成長甚至童年的經歷,對個人心理、思想的影響,只有深入的去了解才能更好的把握服務的需求。
2、自我的身份定位影響我們的日常行為及自我意識。
3、評估一個社區項目開展的迫切性與重要性,我們要綜合考慮成本的投入,資源的配置,做不到的不要輕易的承諾。
4、黃姑娘的分享很實用,包括問卷的設計細節,很具有操作性,一份簡單問卷是具有開放性的,可以層層遞進,每一個問題都是一步步的深入,真正能了解調查者的想法與需要,最後,留下調查者的聯繫方式很重要,使他成為日後社區工作的有力參與者。
最後一天的培訓關於個案輔導,Joanne Wong為我們介紹了佛洛依德的潛意識理論以及沙維牙雅的冰山模式以及在個案輔導中的運用。在個案輔導中,我們如何通過行為的分析了解服務對象內在的情緒表達與內心需要?Joanne Wong通過豐富的真人演示,視頻播放以及互動提問的方式,有趣生動的講解,使理論與案例實踐有效地結合。個人內在冰山圖告訴我們行為的表象下面的七種情緒表現,這些情緒在內心的不斷游走,我們輔導的目的是讓服務對象正確的認識自己的情緒背後內在的需要,正確的認識它接納它,並做出自己的選擇,從而達到內心與外在行為的一致性。輔導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的技巧與細節,我的歸納:
1、營造安全的輔導環境
2、輔導員的尊重與接納很重要
3、聆聽及提問的技巧也很重要
4、輔導員要加強自己的同理心,首先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做到專業,客觀地聚焦輔導對象內心的情緒與變化
5、合理的運用資源,支持輔導者的改變達致自我的實現。
通過三天的培訓,最大的收穫是,對社會工作的信心增強了。社會工作不只是一份工作,是個體的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一切都從內心出發,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經歷的過程,我們做了什麼?只要是真誠的付出,相信一定會改變。哪種理論的運用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結果都是要從服務對象的內心出發,用心去幫助他做出選擇與改變。正面文化是一種更容易理解並方便操作,更靈活的方式。助人自助的新解:助人的同時,也是自助的過程,人與人之間是一個生命與生命相互影響的過程。